南方日报 | 南方科技大学:先行示范 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之路
更新时间:2022-10-16
10月16日,南方日报在08版刊发《南方科技大学:先行示范 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之路》专题,报道了南方科技大学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全文转载如下:
南方科技大学:先行示范 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之路
今年2月14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成功入选,成为深圳首所跻身“双一流”的本土高校,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之一。
这距离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南科大“去筹转正”,刚刚十年。
十年来,得益于“双区驱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双一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南科大主动作为、积极响应,以生动实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这非凡十年里,学校以敢闯敢试之姿、改革创新之态,在自主招生、育人体系、人事改革、科研制度等诸多方面大胆突破,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圳速度”。
南科大从诞生之际起,便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方试验田。初创期,南科大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十年的砥砺奋进,让这些期待都有了更为真切和坚实的答案。
沿着新型研究型大学赛道,续写星辰大海新征程。南科大心怀“国之大者”,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服务地方需求为己任,加快建成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助推深圳在先行示范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范例贡献智慧和方案。
探索现代大学治理 驱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倒回至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发文批准南科大建立的文件上,明确写了两个“探索”,其中一个便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特色,也是办好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保证。”南科大党委书记李凤亮说,作为诞生于党和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历史节点,成长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南科大,十年来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坚定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
南科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暨2022年“七一”表彰会上,党委书记李凤亮领誓。
完善制度建设,坚定党建引领。在办学实践中,南科大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并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架构,构建起党的领导“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学校不断优化构建校—院—系三级组织体系,让组织的力量转化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驱动力。院系一批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总支升格为基层党委,切实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地落实。
夯实基层组织,强化治理效能。今年,学校党委制定“南雁工程”工作方案,围绕“基层党建强基年”主题,通过组织领导、教师党组织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吸纳、学生党员培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治理效能。新学期开始前,南科大评出了第一届“基层治理创新奖”。在评比中,学校各基层组织紧紧围绕学校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以创新理念、手段和方法,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从而带动提升基层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全面提升大学治理效能。
深化思政工作,加强政治吸纳。针对学校“海归高知”聚集的特点,南科大持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归国留学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系主任陈晓非正式入党,是南科大吸纳的首名院士党员,高层次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不断加强。
提炼精神内核,汲取前行力量。新学年新生报到日当天,“培铸‘大学之魂’,勇担时代使命”南科大践行校训精神展拉开了序幕。同时亮相的还有“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校训柱和校训装置,以及去年底揭幕的校训石,在校园中形成一道独特的校训人文景观。
随着校训的确立,明德树人、求是治学、日新立校、自强报国的南科大精神内核日益坚实。以此为契机,南科大还系统梳理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创校精神,办学使命、特色、目标、方向等核心价值理念,营造出政治稳定、学术活跃、文化繁荣的发展氛围,也凝聚起一所大学改革创新的精神价值,助力南科大以更加高远的目光,探索高校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在校生从创校之初的45人到如今的1.03万人,教师人数从两位数到如今的1300多人;从过渡校区到占地面积198万平方米的美丽校园;从建校之初仅有5个系,到如今的8个二级学院33个系(院)、中心,开设37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布局;从没有博士、硕士学位点,到创造性地与境内外一流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再到建校仅8年就获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内地新办高校中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时间最短的学校……
在党建引领现代大学治理下,集国家倾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天时”、地处深圳经济特区的“地利”、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的“人和”,南科大用十余年的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近日发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世界第166位,在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8位。
建新型育人体系 培养时代新人
南科大首届教改班毕业生、深圳南科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至日前向南科大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母校发展。“南科大的经历丰富了我的知识、见识和阅历,感谢南科大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平台和选择机会。”张至说。
南科大学子近期收获累累——电子与电气工程系2021级硕士生阚哲涵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计算机视觉三大顶级会议之一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上发表研究成果;物理系2018级本科生万雨豪近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表研究论文;数学系2021级博士生朱全会获2022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优秀奖……一批优秀南科学子在各个舞台上展示风采。这是南科大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的体现之一。
教育部赋予南科大的另一项使命,便是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高等教育试验田,“种子”的选取至关重要。2012年4月,南科大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此后被国内高校广泛借鉴。学校在通识培养、学真本事等方面的探索,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要把年轻学子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是我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真正要实现的目的。”南科大校长薛其坤说,通过十年左右的探索,南科大已形成了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制”)为基础,以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三化”)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书院制是南科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核心组成部分。书院紧扣立德树人的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养成、社会适应、个人特长等方面的多维度成长。在南科大,所有的教师、教授都要在书院担任学生的导师。学校坚持“通识+专业教育”,新生入学不分专业,在大一下学期根据兴趣、特长自由选专业,并设立理工、文科、美育、劳体、创业、成长等通识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堪当时代大任的“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具有坚定科技报国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科研引导教学是南科大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向本科生开放先进的实验室平台、提供系统全面的导师指导,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和创客项目,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一系列创新育人措施,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南科大本科生频频在SCI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本科毕业生里,每年70%左右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30%左右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社会认可,使得学校招生报名持续火爆。
聚高水平人才 点燃创新引擎
今年9月,中科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杰曼诺夫全职加入南科大任讲席教授,这既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也是南科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
薛其坤校长为杰曼诺夫院士颁发聘书。
高水平人才聚集是南科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南科大已签约引进教师1363人,包括院士59人(全职院士43人),国际会士57人,连续六年获深圳“人才伯乐奖”第一名。
诸多高水平人才为何选择到南科大干事创业?“这个时代对一流大学、对杰出人才的需求极其迫切。我们坚持理念引才、待遇留才、事业育才、文化润才,形成了尊重人才的氛围。”薛其坤说,学校充分利用深圳城市优势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瞄准关键技术、科学前沿问题,着力打造一批重大科学平台,让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在南科大汇聚并快速成长。
在南科大,全员聘任制、六年“非升即走”制度,保障了人才的活力,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撑。在实行独立课题组负责人(PI制)、鼓励教授自由探索的同时,学校支持教授组建大团队,逐步建立起自由探索型和国家需求导向型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机制,继续完善评价办法,实行以合作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机制。
“这其中很多机制都与国际接轨,事实证明,这激发了教师队伍的动力与活力。”李凤亮说。南科大全员聘任、分类评价等人事、科研管理等探索,也被国内新型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传统体制高校学习并应用。
物理系教授张立源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杨学明院士团队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等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薛其坤院士获颁2020年菲列兹·伦敦奖,杨学明院士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瑞典籍讲席教授乐思获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大金奖”;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量达到9个……得益于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南科大在国内外的学术领域发挥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
今年初,南科大成立了“先进光源科学中心”“创新材料研究院”“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创新智造研究院”“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五个校级实体科研机构,聚焦前沿科技、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科学研究的孜孜以求,印证着南科大人科技报国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创新引擎增添强大动力。
与城市同频共振 为“双区”建设注入强动能
今年6月6日,深圳发布“20+8”产业政策,11天后,一场“高校学科专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研讨会在南科大举行,131位来自在深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代表参会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南科大将该校的校企融合发展战略和深圳的“20+8”产业群战略密切结合,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服务深圳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一流的城市,需要有一流的大学。一流大学,也将成就一流城市。南科大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实现了大学创新资源的外溢与带动,正奋力打造具有南科大特色的合作生态系统,助力“双区”建设。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南科大聚焦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已基本实现与深圳十一区(新区、合作区)的合作全覆盖,支撑各区科学研究及产业升级,并构建了一套适配深圳创新链条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
助力深圳“民生幸福标杆”建设,在教育方面,南科大牵头筹建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与深圳海洋大学;与南山区、龙岗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合作,建设具有科技特色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实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穿式培养探索新发展路径,也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教育。
在医疗方面,南科大注重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国际化为一体,大力推动医学院、附属医院建设。目前,南科大附属医院(校本部)已获立项批复,另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院设置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疫情期间,南科大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优势,组织科学研究与攻关,为抗击疫情注入“科技力量”。
在文化方面,南科大参与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筹建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支持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南科大的院士、教授参与深圳各项科普、文化活动,深入市民当中,年轻的南科大,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创知、创新、创业”成为学校的特色符号,与年轻的深圳同频共振。
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学校制定了“三步走”中长期规划、三大发展战略、五大行动计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特色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35年,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到2049年,主要学科位居世界一流前列,成为贡献力、创新力和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向着新的目标,南科大正踔厉奋发、大步前行。
南科大党委书记、讲席教授李凤亮:
持续为高教改革贡献“南科大方案”
“改革创新是南科大的立校之魂。”南科大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该校自筹建以来,始终将追求一流作为自身的战略目标,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朝着“建成贡献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加速迈进,“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程当中,南科大希望争当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冲锋舟和先遣队。”
争当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冲锋舟
南科大为何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李凤亮看来,首先是学校响应国家发展需要与时代需求,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其次,找到了适合南科大发展的模式——瞄准新型研究型大学赛道;在吸纳人才方面,除全球招徕高端学术人才外,还引进了操作仪器水平很高的技术人才,从政府机构、企业、媒体等引进了各类专业管理人才。正是海纳百川地吸纳人才,让学校发展活力迸发。
李凤亮说,无论是独具特色的理事会治理架构,还是“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南科大一直坚持开展具有首创精神的实践探索,持续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贡献“南科大智慧”和“南科大方案”。
高等教育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李凤亮表示,南科大对很多改革,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审视和定义。比如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仍在持续深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等也在不断完善;在人才、科研方面,学校正在探索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加强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引进培养,并强化稳定支持,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的项目培育机制等。
锚定新型研究型大学赛道加速前行
“作为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有责任也有义务进行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探索,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李凤亮说,“新型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量和增量,肩负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办学时间短、高起点、研究型、对外开放程度高、小而精等鲜明特点,不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一流学术成果,还肩负着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等使命。围绕这一目标,南科大应该形成新理念,探索新模式,体现新作为。
在李凤亮看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因此,在新发展征程当中,南科大坚守“两个探索”、坚定科技担当、坚持文化铸魂,努力形成政治稳定、学术活跃、文化繁荣的现代大学治理文化。“未来,我们将继续锚定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这个目标,选好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个赛道,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当前南科大正在筹备第二次党代会,这是学校全面进入“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李凤亮表示,南科大将认真总结过去,找准方向定位,勾画未来的发展蓝图。
(刊发于南方日报10月16日08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10/16/content_1003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