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上午,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李君如带来题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专题辅导报告——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的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姜虹、党委副书记张凌以及在校的校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及各院、系、中心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代表,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李君如是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科学社会主义课题首席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研究,是第二届(2005)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2017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年度学者。
讲座中,李君如以对南科大的三个印象开篇。他带领在场师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围绕全会制定规划建议的时代背景、重大战略意义和重大战略部署,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
李君如表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他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谈起,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阐述治国理政的理念。为做到“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国家治理理念,二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三要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战略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之治,已是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部署相统一,又有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的治理之道:一是确定战略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战略步骤,二是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工作布局和战略部署,三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四是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李君如指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突出贡献。习近平经济思想首次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思想不仅写进了“十五五”规划,而且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十五五”规划把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三者并举,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新质生产力一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最新布局。
李君如强调,要实现“十五五”规划,一要靠党的坚强领导,二要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为此,就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放在首位,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更要把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加党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及党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万众一心、戮力进取的生动局面。

姜虹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李君如校长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十五五”规划的主要考量、基本内容等,就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这一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做了系统的梳理、解读。李校长的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全局意识,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姜虹指出,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在“十五五”新征程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科大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是迅速掀起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校领导班子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各二级党委要组织好本单位的学习研讨。二是对标对表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把学校的事业发展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增强战略主动,抢占发展先机。三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结合起来,锚定2035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坚实的能力、更加坚韧的作风,攻坚克难、奋发向上,认真落实学校“三三五”方略,圆满完成学校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开启学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2035年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多南科力量。
采写:曾昱雯
摄影: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