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科·南科大优秀教师系列报道】刘俊国:奋斗在水科学的春天里
2019年04月08日 综合新闻 浏览量 :

在2019年的春天,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俊国成功获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诚如刘俊国所言,他正奋斗在水科学的春天里,也正是在南科大,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生涯的春天。

自从他加入南科大以来,2016年成为我校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荣获了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技术传播奖”,为该奖项成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2018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今年又获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今天,我们走近刘俊国老师,听听这位环境科学领域的探路者、深受环境学院同学喜欢的老师的心路历程。

 

留学与科研:让交流与合作成为常态

 

2000年,刘俊国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读书。当时荷兰政府与中国水利部开始合作培养中国留学生。刘俊国申报并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留学开阔了我的视野。在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中,我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也逐渐培养起了学术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研究方面也萌生了很多新的思路。”

刘俊国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留学期间与“校友”爱因斯坦的“合影”

 

在荷兰、瑞士留学9年,刘俊国收获了他这阶段的“财富”——让交流与合作成为常态。通过交流,与不同单位同事搭建起一个广阔的学术网络,这让刘俊国受益匪浅。“我们这个研究领域,做科研不能单枪匹马,仅凭一个人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能保持与他人思想和信息的常态化交流,特别是能够与一些顶级的科学家经常交流合作,新鲜的学术思想会不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我留学期间收获的最大财富。”

在南科大,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通过国际项目到国外交流,也有毕业生到国外高校就读。刘俊国认为这对他们开拓眼界和拓展思维很有帮助。“在留学初期,即便我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和教授的交流也是很容易的,无关水平,无问东西,只要你有需要,他们会非常乐意与你探讨学术问题,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谈到此处,刘俊国建议同学们做学问千万不要胆怯或顾虑,要尽量有意识地去跟别人交流,这样才能不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强,就有更多的话题与人交流,就能吸收更多更好的想法,更有助于科研合作。这样循环往复,便能形成良性的“滚雪球”效益。

 

治学与责任:让生态保护与修复成为常态

 

刘俊国考察亚马逊河

刘俊国是南科大首位自主培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水资源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性缺水评价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最大的愿望是让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成为常态。

在水资源方面,刘俊国研究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刘俊国所从事的水资源评价工作尺度分布非常广泛,小到流域尺度、城市尺度,大到国家尺度甚至全球尺度。水资源短缺评价是他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学界以往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时一般只侧重水资源的量,但其实水质污染也会对水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刘俊国课题组依据污染物吸纳理论,以自然本底浓度和现有的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核算将污染负荷稀释至一定水质标准所需的淡水量(即灰水足迹);以灰水足迹与水资源量为基础构建水质型缺水评价方法。这一研究现在已经得到了国际上很多机构的认可。另外一个方向是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在全球变化下,气温升高,降水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水资源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很幸运被中国政府推荐,并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遴选为第六次评估报告中国作者,也是该报告水资源章节中国唯一作者。IPCC的工作,需要全世界科学家一起合作。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工作,已经得到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刘俊国另一个研究兴趣是生态修复。刘俊国认为他在这个方向上是半路出家,研究还没太多积累。以往相关研究也更偏应用,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生态修复很多时候需要与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机关等社会各界力量合作共同去解决一个问题。前些年,国内出现很多环境方面的问题,污染问题突出,社会各界反响很大。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刘俊国创立了北京生态修复学会。作为中国的首家省部级生态修复协会,筹备起步阶段是很困难的。“我们去很多部门反复沟通,阐述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对于推动中国生态修复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倡议得到了北京市科协的大力支持,并促成了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的成立。”刘俊国说。

中国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环境署已经把北京的空气污染治理作为一个全球范例,值得其他很多地区学习借鉴。“我们国家这两年也出台了很多生态修复方面的政策法规,党的十八大也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这预示着我们生态修复工作者大有可为。”刘俊国现在正忙着跟国际专家合作,制定国际生态修复新标准。该项标准预计会在今年五、六月份通过国际恢复生态学会的官方网站向全球发布。

 

理想和选择: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需求

 

“我相信,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会有更多激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抱着这个信念,刘俊国已经回国在国内“摸爬滚打”了10余年,并在2016年加入南科大。刘俊国说:“来南科大的教授都是怀揣着理想的,我很开心能和身边这些优秀的教授们一道,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奋斗。南科大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在这里,我们更能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国家的教育改革需求中。”

刘俊国认为,作为教授,教书育人是最根本的。基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刘俊国对教书育人也有自己的心得。他担任了2015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班级班主任。他很为这个班感到自豪,这个班的学生已经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Offer。他担任了树礼书院本科生的生活导师以及环境学院本科生的学术导师,曾获得过学校的“优秀导师”称号。由他指导的2018届毕业生黄荣芃同学获得了南科大“十佳毕业生”称号。刘俊国的课题组人才济济,不断有优秀学者加盟,团队也培养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在教书育人方面,他最希望能够教会学生“厚德、善学、合作”,养成优秀的品德,乐于治学并掌握合适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与国内外学者合作的习惯。

“在南科大,耕耘在水科学的春天里,教书育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我很开心。”刘俊国说。

刘俊国课题组合影

刘俊国简介: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水资源和生态修复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水资源时空演变、水质性缺水评价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在《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自然-气候变化》、《自然-可持续性》、《自然-通讯》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6部,发表文章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文章引用5100余次。

刘俊国创建了中国首个聚焦生态修复的省部级一级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并担任首任和第二任理事长;创建了北京科协系统首个学会联合体——北京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联合体,并担任首任主席。他兼任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实践奖技术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主要作者、国际水文科学协会十年科学计划负责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Panta Rhei计划中国工作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生态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海智计划专家等职;他曾担任第9届国际生态服务伙伴关系年会主席、首届/第二届“水文知识创新和发展中国家实践”国际会议共同主席。

2009年获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为全球首位荣获此奖的水文学家和华人科学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获ProSPER.Net-Scopus青年科学家奖及生物多样性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当年全球唯一冠军;2014年荣获“北京五四青年奖章”;2016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荣获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技术传播奖”,为当年全球唯一获奖者及该奖项成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2018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青年科学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士。

供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图设计:丘妍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