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南方科技大学: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2019年04月16日 媒体 浏览量 :

深圳市诺奖级实验室——南科大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揭牌成立

南方科技大学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4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校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超过5000人走进这所大学参加校园开放日,通过亲身走访观察、聆听学校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报告等,深度了解南科大。当天,还有超过7万人次通过网络从校外观看了活动直播。这是南科大创校7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开放日活动。

2010年教育部批准筹建南科大,经过不到两年的发展,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南科大去“筹”转“正”。7年来,南科大这所以改革创新著称的新兴大学,与区域和城市共发展,近年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制度和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大胆突破,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圳速度。

初创期,南科大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先进的理念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今,这些内容都有了更为真切的答案。

作为成长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也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中最年轻的高校,南科大立足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做精”人才培养、“做强”学科建设、“做实”内涵发展,加速朝着“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奋进,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实践。

 

先进育人理念落地,“做精”人才培养

2018年暑期举行的秋季战略研讨会,南科大的学校领导和全体骨干教授只研究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本科人才培养。在创建初期,被赋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使命的南科大,就已走在前列做了很多的探索,通过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制”)为基础,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三化”)为特色,依托“631”招生体系、课程体系、科研体系、创新实训体系、通识—专业融合式培养体系、国际化三学期体系(“六体系”),构建南科大国际化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当改革走向深水区,南科大的本科教学也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义。

勇于反思、及时总结,在本科人才培养取得突出改革成效的同时,南科大去年积极部署、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制订出台聚焦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1+6”文件,“1”指《高水平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总体改革纲要》、“6”指《本科生教学改革方案》《研究生教育创新方案》《新型学生工作体系建设方案》《思想文化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从顶层设计上对如何坚持“以本为本”、如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践行“四个回归”,以及如何扎实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作出系统设计、科学布局。

如今在南科大,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正在持续,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也正在不断完善。南科大本科生生师比为8∶1。学校在师资队伍上进行了教学科研型、教学型、科研型的分类管理,教学科研型教师实行国际通行的TENURE TRACK制度,将人才培养质量、同行评议、学生评价、社会服务等纳入评价标准,坚持将本科教育放在第一位。

在南科大,每一位本科生都拥有两位教授分别作为自己的书院导师和学术导师。导师制作为南科大教育特色之一,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与成长进行全过程的覆盖和全面的指导。在南科大,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率为100%,所有被聘为教学研究序列的专职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每学年至少独立承担2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至少1门为本科生课程。

南科大本科教育完成了从STEM到STEAM,再到STREAM的发展和转化,从最初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为主的STEM教育,发展到丰富人文、社科、艺术为滋养的STEAM全人教育(增加了A,即Arts);再到将学术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组成的STREAM特色教育(增加了R,即Writing)。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工基础学科的通识教育和“小而精”的人文社科教育,实现学生文理双向的打通,以人文精神滋养培养未来领军科技人才的理工科教育。

南科大第一教学楼302教室,人文科学中心教师杨莉正向学生们讲述实用的写作技巧,课堂气氛欢快热烈。这个名为“写作与交流”的课程于去年8月向2018级新生开放选课权限后,420个名额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不仅这门课,该校人文科学中心开设的“科幻:从小说到电影”“人文名家专题系列课程”,社会科学中心开设的“考古发现与中国历史”“建筑、空间与文化”,艺术中心开设的“艺术与科学大讲堂”等人文艺术类课程也都非常热门。语言中心开设的“SUSTech English”“学术英语(EAP)”系列英语核心课程及“批判性思维与辩论”“英文沟通技巧”“英文公共演讲”等选修课程与“中文写作与交流”相呼应、相互融合,协同提升学生写作、交流能力,培养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科研引导教学是南科大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向本科生开放先进的实验室平台、提供系统全面的导师指导,鼓励本科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科竞赛和创客项目,着力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促进创新创业精神的养成,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南科大在本科人才培养中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选课、选专业等学习决策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塑造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众多选择,但最好的选择就是遵循内心。”2月21日,名为“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的特色思政课在南科大开讲,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作为首讲人,围绕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的主题,从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选择南科大以及其研究的流体力学等方面作了深情讲述,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南科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南科大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思政教育方面,我们积极创新探索具有南科大特色、能够成为范例的思政课程体系。”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说,希望通过一系列精品课程设计,以及精细化的表达,将“立德树人”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落在实处。

未来,南科大每年将有6名本科生有机会去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这得益于去年的一项合作。去年6月,两校签约共建南科大—MIT机械工程联合教育科研中心,从合作研究、本科生海外学习、教师国际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事实上,截至2018年,南科大已与23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展开合作,而2015年该数据为5所。更多的南科大学子有机会走进世界名校拓展视野,提高知识能力以及学术水平。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南科大将价值引领摆在育人工作的首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够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的“新人”。

一系列创新育人措施,培养出大量优秀学生。南科大学子收获包括美国大学物理竞赛金奖、国际基因工程机械设计大赛金奖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学科竞赛大奖,去年,学生们分别在《物理评论快报》等多个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18年,本科生总共发表高水平论文36篇。2014—2018年,南科大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共计894人,资助经费达379万元。2018届毕业生中,超过60%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大多数被知名企业录用。据不完全统计,该校2019届毕业生中已获得众多世界名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包括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其中多数将攻读博士学位。

 

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做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一流学科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南科大始终坚持国际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标准,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凝练学科方向为抓手,优化学科布局,实施学科体系协同推进。

2018年11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联合公布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南科大进入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这为学校的加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三年,南科大以7个具有冲击双一流潜力的重点学科为依托,以6个优势特色应用学科为支撑,打造开放灵活的学科群,不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体系,推动若干学科率先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在南科大冷冻电镜中心,两台身价不菲的仪器——300千伏冷冻电子显微镜安静地矗立在机房里,在这些电子显微镜下,科学家们可以在生物分子的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冷冻和成像,呈现出以往不为人知的分子生命状态。待6台冷冻电镜全部就位,实验室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是我国配套最齐、最先进的冷冻电镜实验室,跻身全球前三。未来将支撑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升级。

规划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今年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示范微电子学院建设名单,学院目标是推动以人工智能芯片、5G移动通信芯片以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等为关键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解决我国芯片“卡脖子”问题和粤港澳大湾区微电子产业发展作贡献。依托微电子学院技术支撑,深圳十大基础科研机构之一的于去年正式成立,广东省5G中高频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将于近日正式挂牌,朝着国家级创新中心的目标努力。

而在1个多月前,深圳市诺奖级实验室——南科大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揭牌成立,将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学基础理论以及数学与生命、信息、工程、金融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与应用发展,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

4月10日,基于学校已经建立了“电驱动力能源材料”和“计算科学与新材料设计”两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南科大又牵头商讨组建“新型能源材料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湾区内相关大学的学科带头人齐聚南科大,大家对这种合作充满期待。

这些都是去年以来南科大在学科平台建设上取得的新成果。南科大加速推进学科基础建设,除了上述“大动作”,这一年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两个市级科研机构建设稳步推进;校级实体科研机构空天动力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院继续建设中;新增校级实体科研机构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正在建设中。一大批先进科研平台有力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更好地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城市创新驱动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南科大入选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基本都建立了“特色基础学科为龙头”+“市一级科研应用平台”的新型学科格局,如数学基础学科+深圳杰曼诺夫数学中心;物理基础学科+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生物基础学科+冷冻电镜中心等,这也使得该校的学科发展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可以发现,南科大的学科非常‘新’,站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注重不同领域交叉研究及应用,而且紧密结合国家、城市创新发展需要,以及人才需求,这是南科大学科建设非常厉害的地方。”一位长期观察高等教育发展的媒体人士说。而南科大全面发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在让该校学科建设更完备、学科核心竞争力更强的同时,也将为城市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今年3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南科大临床医学、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核予以备案。这对这所年轻的大学来说,意义重大。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则是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上述两专业的设立,标志着南科大新工科的专业布局与智能时代技术发展步伐的紧密结合,为未来产业培养新型工程专业人才;临床医学专业的设立,则标志着南科大进入理、工、医学全面发展的新阶段,理工医文交叉融合的“新医科”发展体系也将逐步建立。

去年,南科大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内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快速完成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这从侧面证明了这所新兴大学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质量之优。近期新组建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等,截至目前,南科大已开设29个专业,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布局已初步完成。

一大批优势、新兴学科的建立,创新的科研体制机制等,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攀升。在去年9月发布的“2018—20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八,其在研究、论文引用和国际化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其中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在《自然》增刊发布的“自然指数2018上升之星”中,南科大排名第四;而在ESI排名中,南科大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仅用6年时间,就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而一般学科需要10年数据才能进入排名。

在产学研转化方面,南科大也表现抢眼,目前已构建了一套适配深圳创新链条的产学研和技术转移体系,已成立高科技企业40家。

 

对标国际一流,“做实”内涵发展

正式建立7年的南科大,正在高起点高质量做实大学内涵发展。

去年,南科大青年教师、化学系教授谭斌获得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六年前,在美国斯克普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谭斌,以终身制准聘(Tenure-Track)副教授身份加入南科大。作为在南科大成长起来的“杰青”,他感叹道:“我是与南科大共奋斗、同成长的。南科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氛围,还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制度。”

几年来,南科大初步建立起支撑一流科研和教学发展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全员聘任制、教师聘期考核制,既保障了人才的活力,也为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撑。在南科大,PI制保障了每位教研序列的教授都是独立课题组负责人,年轻的科学家们不需要依附在大教授团队中,有独立的启动经费,可独立筹建实验室和人员团队,独立申请国家各级科研项目。

过去几年,在国家、省市的科研项目名单中,不乏南科大年轻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申请成功的案例,这在南科大之前也许并不常见,但南科大在国内外排行榜单中日渐上升的科研成绩正表明,南科大对于支撑创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做实,并且成效显著。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治理体系,治理与管理并重,这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标国际一流,南科大成立国际顾问咨询委员会,邀请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担任顾问,连续两年世界一流大学校长汇聚深圳,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在2019年春季战略研讨会上,南科大党委书记郭雨蓉的专题报告中要求,学校要深刻把握“党的全面领导+现代大学治理”的内涵要求,努力建设有南科大特质的高素质队伍,打造有南科大特色的学术诚信体系,建立专业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各项事业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在上周末举行的2019年春季校园开放日中,各院系、中心、书院和学生社团纷纷展出自身领域的看家本领和“宝贝”,众多院士、教授和专业老师们也在各院系展区进行专业介绍和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和市民不仅能一睹南科大顶级科研设施和前沿科技风采,还能亲自参与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赛车、无人机、3D打印、眼动仪实验、地震仪等实验项目和活动,近距离体验科技的无穷魅力。这也显示出这所年轻大学的自信。

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的相互支撑,南科大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深圳实现了大学创新资源的外溢与带动作用。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南科大吸引各方人才来到深圳,不仅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对深圳产生促进作用,也参与了深圳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深入市民当中。年轻的南科大,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创知、创新、创业”成为学校的特色符号,与年轻的深圳同频共振。

上个月召开的南科大首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南科大建设有“灵魂”的大学精神坐标,突出强调了科研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齐头并进对于南科大发展的关键意义。一项项具体举措也在积极落实中。站在新起点,南科大将进一步“做实”发展内涵,扎根中国大地,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撰文:孙颖 庞翠琼 摄影:苏佳慧

    编辑统筹:李江萍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