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 | 南方科技大学:将科研教学事业“书写”在抗疫一线
2020年06月05日 媒体 浏览量 :

南方科技大学:将科研教学事业“书写”在抗疫一线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年06月05日    版次:A04

151594816255547862.png


1.jpg

孙大陟带领团队将护目镜防雾产品装车发到湖北。

2.jpg

身处武汉的致新书院2017级本科生张晨旭成为了社区志愿者。

入夏以来,南科大的毕业年级学生正在准备毕业事宜,从5月返校之后,他们需要每天填报学校自主开发的师生健康申报系统。同时,学校为学子们准备了充足的口罩等防疫物资,由创业校友捐赠的酒精棉片也在返校的礼包当中,带着南科大印记、密织而成的防控网络,保障每个学生的生命安全。

在重新恢复生机的校园里,由学校教授面对疫情而紧急研发的各类科研成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在疫情防控战中,南科大科学家们刻苦科研攻关打造战疫“利器”,一系列成果应用于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贡献南科大智慧。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全社会面对公共危机时的治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对于南方科技大学这座新兴大学同样如此。学校将师生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大力发挥专业优势,着力实现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将科研教学事业“书写”在抗疫一线。


党旗飘工作一线,众志成城齐心抗疫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3月31日,在庄严的誓词中,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孙大陟被南科大工学院党委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此前,他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科研战疫的奋战中,研发出的护目镜防雾消毒湿巾火速驰援前线,体现了南科人的忠诚与担当。“这是我人生中极其光荣的时刻。我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发扬奉献精神,努力创新,多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在入党宣誓仪式上,孙大陟说。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学校党委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精准稳妥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主动担当,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学校八名年轻干部下沉到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光明区的基层,指导服务社区小区疫情防控,助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南科大年轻干部们在工作中努力推动企业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并推动南科大相关资源与驻点服务工作相结合,帮助光明区马田街道开发了企业复工复产信息服务平台,100%全覆盖辖区企业;推动企业组建了今年航城街道第一个“两新”组织党支部;在沙井街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为企业争取减免房租……南科大驻点干部们高度的责任心、担当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个挂点单位表示,从驻点干部们身上,能看到南科大创新发展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党建为抓手,学校齐心协力织密疫情“防护网”,筑牢疫情“防控墙”,全力以赴为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南科大是全国最早开课的高校之一,是全市最早推进复工返岗的高校。学校从2月10日起启动网上教学,2月17日所有课程上线,28个教学单位在一周内开出600余门网络课程。

学校自主开发了“每日一报”师生健康申报系统,安排了研究生与毕业生于5月返校,并制定了严格的入校流程,在入校、宿舍、教室、实验室等地都落实了严格的防疫消毒措施,保障学生安全,回校后,学生收到了包含口罩、创业校友捐赠的酒精棉片等防疫礼包,颇具南科大特色。


科技作战疫利器,贡献南科硬核力量

实验室里灯火不熄奋力攻关,校企合作企业加班加点赶制产品设备,附属医院冲在前线不计安危倾力救援……在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中,南科大利用长期以来的科技积淀和学科布局,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南科大多个科研团队瞄准疫情防控的实际应用场景,奋力攻关,通过产学研结合,迅速将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科研产品都可以精准应用在疫情防控的链条上,成为满足战疫急需的“神兵利器”。

当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护目镜上经常布满雾气,遮挡视线影响救治病人时,孙大陟第一时间回到实验室带领团队紧急攻关,短短几天时间研制出了适用于护目镜的防雾消毒湿巾,仅简单擦拭就可以保证护目镜镜片长时间不起雾,还能有效消杀病菌。一批批产品驰援湖北以及深圳的医院,为医护人员“擦亮双眼”。

疫情初期口罩短缺,为此,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程鑫教授团队紧急自主研制了低成本、桌面型高效灭菌消毒口罩再生设备,可对使用过的口罩进行杀菌消毒再生,缓解口罩供应紧张的同时减少大量废弃口罩对公共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潜在污染。团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装置原理和方案设计、图纸设计以及装置样机组装,并申请了数项专利。

新冠病毒致病力强,潜伏期长,传染性高,如何精确识别患者及其密切接触人员?南科大未来网络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单位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示踪与预警系统”项目,由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带领团队,集合物联网、AI、大数据、病毒传播模型等前沿交叉技术研发该项目,可通过精确判断人员状态,高效识别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以及高风险人员,可为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协助政府制定措施,降低防疫的整体社会成本。

此外,南科大团队研发的“人流大数据和AI驱动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建模预测和模拟推演平台”,深港微电子学院教授余浩运用物联网技术参与开展社区综合防控解决方案的研究等项目,为科研战疫献出了南科力量。

最近,深圳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其中,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功不可没。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第二附属医院是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的主阵地,收治了深圳所有的确诊病人。而南科大联合第二附属医院在院校联动上表现突出,依托南科大领先的冷冻电镜中心与第二附属医院的P3实验室,在世界上首次描绘灭活新冠病毒真实形貌。


现实是鲜活教材,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在这场战疫事业中,现实成为了生动的教育素材,南科大以此为抓手,引导大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今年春季学期的“云端第一课”中,来自学校以及全国各行各业的战疫故事被搬上了“云课堂”,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生动鲜活的“教案”。这场由党委书记、校长、院士、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等从不同角度讲述的“云端第一课”也是《改革创新与先行示范》特色思政课的第一讲,让大学生们从亲历的此次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开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唤起爱国主义热情。

同学们也以自己的奉献和担当回应着疫情下的考验。在延期返校期间,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冲锋在前,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协助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做好人员进出登记、体温测量、疫情信息收集、心理疏导、公共设施消毒、防疫知识宣传、关心关爱坚守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及困难群众等工作,为所在城市、乡村的防疫工作积极作为。

在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许多同学有了新的身份——致诚书院的王煜寰成为了医用隔离护目镜的熟练组装“工人”;致新书院的骆诗航成为了跑遍村里家家户户的防疫工作者;致新书院的张晨旭成为了武汉街头一名帮助分发蔬菜、购买药物的跑腿小哥;致新书院的舒华章等同学成为了医务人员子女辅导功课的家庭教师……

这段不寻常的时光,见证着危难面前每一类人的职业操守、敬业态度和责任担当,骆诗航说:“作为一名申请入党的青年大学生,为人民服务需要的不是什么豪言壮语,有时只需要站出来,踏踏实实做点事。”有抱负、有行动的南科学子,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青春力量。(闻葭)


媒体链接:

https://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006/05/node_A04.html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