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至3月15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陈十一校长在京参加了全国两会。期间,他应邀先后接受了5家媒体(人民网、中新社、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钱江晚报)的专访,畅谈了南科大的目标定位、办学理念、改革新举措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人民网专访陈十一校长:竭力把南科大办成最好的大学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贺迎春)与南科大校长陈十一见面是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向记者谈及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教育内容的看法:由过去的教育“公平发展”变为今年的“促进公平发展”,虽然只是几个词的变化,但是更加务实。“促进公平发展”,更强调过程的艰巨性与制度安排的关键作用。
陈十一提到的“艰巨”、“制度”、“务实”这些关键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他挂帅的南方科技大学。今年一月,陈十一由北大副校长转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成为继创校校长朱清时之后,南科大史上第二任校长。内敛平和的陈十一用“梦想”阐释了这一选择。
南科大是实现教育梦的地方
陈十一是浙江天台人,与宣称“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马云是同乡。浙江人勇于追梦,不仅浙商遍及各地,而且浙江也是一个盛产教育家的省份,蔡元培、陶行之、蒋梦麟、竺可桢等等,灿若星河。
陈十一与他的这些同乡一样。为了梦想,他离开了生活工作18年之久的美国回国;为了梦想,他离开北大而选择了南科大。他说,“南科大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是实现我的中国梦、教育梦的地方。”
南科大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实验田”。同时,南科大的发展也阻力巨大,创校校长朱清时倡导的“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在推行过程之中困难重重,“自授学位”后来无疾而终。这些注定了南科大的追梦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困难面前,陈十一仍不讳言梦想,“我希望能帮助国家创建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我希望南科大在不远的将来能够跻身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一所有自己特点的大学,一所跟北大清华等名校不一样的大学。”
在北大深圳研究院2014年毕业典礼上,时任北大副校长的陈十一特意提到了在网上红极一时的北京大学微电影《星空日记》,他说,“这部微电影之所以感人,我想是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做梦。”他还与学生共勉,“漫漫历史长河之中,那些曾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思想大家,无不彰显着一种对梦想近乎偏执的坚守与执着。”
南科大给我的感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朱清时退休之后,无论谁接任,“南方科技大学怎么办”都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
陈十一透露,他最近曾向朱清时当面请教,“他对南科大的热爱,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理解,对办现代大学的热情与经验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能接他的班是我的荣幸。”
他高度评价了朱清时的功绩,“作为创校校长,朱清时院士为南科大的成长付出了巨大心血,带领全校师生为学校今后的深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探索了新路子。”
谈到到任一个多月的感受,陈十一说,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到各系各部门的调研,通过与广大师生的直接接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在陈十一看来,南科大的学生乐观自信,勤奋好学,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南科大的教师普遍年轻有为,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突出;南科大的行政管理队伍高效专业,有条不紊,甘愿为学校默默奉献;南科大的校园更是美丽宜人,风景如画,是个修身治学的好地方。
陈十一感觉尤其深刻的是全体师生迫切的发展愿望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我在深圳的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对南科大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期盼,我也能深深感受到同事们、朋友们对我的支持。我是既有压力,也有动力,我将与我的团队竭尽全力, 不负众望。”
改革依然是南科大的使命与追求
陈十一坚定地说,南科大伴随着改革使命而诞生的,今天改革依然是南科大的使命与追求。他表示,改革有两层含义,一是南科大之于中国高等教育,是改革的试验田,要勇于在体制机制上探路。二是因为南科大自身还处于创建阶段,要改革与创建同步,发展与创新同行。
他介绍道,南科大的学科建设将着力在卓越上,体现出交叉和前沿,而不追求大而全。今后一个阶段,南科大仍要完善学科规划,形成学科群落和学科系统,为南科大百年基业开创格局。
陈十一认为,卓越大学的根本是汇聚最优秀的教师队伍。未来一段时间内,南科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吸引人才、建设一流教授队伍。“新年伊始,我们就开始面向全球招聘工学院、理学院和生命健康学院的院长,我们还将根据学科设置向全世界招聘最杰出的教授。”
作为南科大重要教改理念的“去行政化”会不会坚持下去?陈十一表示,会坚持 “去行政化”的实践与倡导“行政为学术服务”,同时也会遵循大学的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放在人才培养上,放在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建设上。
期盼拥有梦想的中学生
目前,南科大29名首届毕业生中,已有17人被世界名校录取,2人申请攻读硕士,15人申请博士项目。 其中,不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这样的世界顶尖名校。
“看到这样的初步结果,我们当然非常高兴。”陈十一说,2015年三四月份,首届毕业生还将迎来国外名校录取的高峰期,会有更多同学获得赴国外名校深造的通行证。同时,首届毕业生中已有多人获得深圳著名企业的录用通知书。
“我想借用这个机会表达南科大对全国高中生的欢迎:腾飞中的南科大,期盼拥有梦想的中学生!”
在陈十一看来,南科大面向全球建立起来的国际化高水平教师队伍,不低于1:10的师生比,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式,多层次推进国际化培养学生,书院制管理等,这些都是吸引优秀学子报考的底气所在。
(来源:人民网2015年3月7日 作者:贺迎春)
《钱江晚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陈十一校长:10年内让南科大跻身全国一流
“南科大是螃蟹,先吃的先得到好处。”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向记者提出了他对于南科大未来的期许:10年之内,有信心让南科大跻身全国一流大学。
陈十一是浙江天台人,此前任北大副校长。作为接任朱清时的第二任南科大校长,他备受各界关注。
在记者面前,这位校长书卷气很浓,气质平和,他说,南科大一直被社会认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现在依然如此。“大学的产品就是学生,现在29个毕业生有17个被国外顶级大学录取,这样的比例和清华北大最高的学科差不多。我们的教育质量是被认可的。”
谈及自己对南科大的印象,他坦言,南科大起点高,但是基础还有待加强。“南科大是刚刚开始的不一样的大学。和北大比的话,举个例子,就像美国东部有哈佛,西部则有斯坦福等新兴大学,还是不一样的。南科大已经是名校了,已经被社会承认了。我对南科大10年之内跻身全国一流大学还是很有信心的。”
谈到教育理念,陈十一说,“我的理念是让南科大成为我国体制内多元化办高等教育的尝试。此外,办高等教育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要有大师、大学精神和大楼。我们学校现在有150个教授,学生是1200人,师生比1:8,这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也是很高了。”
他说,今后南科大的师生比将稳定在1:10以内,以此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
陈十一微笑着说,“要让有梦想的学生,让想做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创业者,这样的人来南科大。”
(来源:《钱江晚报》2015年3月7日 作者:王曦煜)
《南方都市报》专访陈十一校长:南科大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
南科大新任校长陈十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简介:
陈十一出生于1956年10月,浙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高层次人才获得者”。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9月2日,南科大原校长朱清时任期满退休。
2015年1月21日,中科院院士、2013年9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陈十一接棒朱清时,被任命为第二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是浙江人,今年59岁。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陈十一说,自己并非是从“体制内”跳到体制外;南科大的校园环境非常漂亮;自己是南科大的粉丝,从南科大成立第一天起就非常关注;过去几年,南科大在自主招生改革上做了很多探索……
陈十一说,对他而言,无论是在北大,还是南科大,都要“在其位谋其政,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做好”。
“不见得要跑到体制外才能作改革尝试”
南都:你为什么会到南科大当校长?
陈十一:南科大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有着中国梦、教育梦的人。对我来说,很希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些事情。十多年前,我从国外回来,一直在北大工作,这次从北大到南科大工作,我觉得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也有挑战。
我非常敬佩南科大的老校长,书记、工作人员、老师、学生等等,他们为南科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得南科大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我很期待能在南科大和他们一起创业。
南都:很多人关心,南科大会否延续和传承朱清时的治校精神?
陈十一:我对朱校长非常敬佩,也很荣幸最近跟他交流过。朱校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理解、对世界教育格局的把握,对南科大的热爱与教育的实践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南都:从北大到南科大,有人说你是从“体制内”跳到了“体制外”。
陈十一:南科大也是体制内。我个人觉得国家、地方政府办的大学都应该是体制内的,体制内办大学可以有多种形式。南科大的举办人是深圳市政府,这就决定了南科大办学的基本体制。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我们的教育根本所决定。
南科大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种尝试不见得非得跑到体制外才能去做。体制内也可以进行很多尝试、探索。南科大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种尝试。
南科大的成功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
南都:南科大第一届学生采取的是“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方式,由于没有国家统一承认的文凭,很多人都关心这届毕业生的去向。
陈十一:今年,我们学校有29位学生毕业。其中,17位学生被国际上的知名大学录取。这个成绩是非常好的,跟清华、北大等高校最好的学科的比例差不多。
当然,被国外著名大学录取,并不能用来全面衡量我们南科大教育质量的水平高低。但它还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国际教育界对我们的教育质量的认可。
南科大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多元的。我们不仅要培养出那些可以出国求学、被国内外知名大学承认的学生,也要培养出被企业、被社会所承认的学生。
我希望我们的学生可以去创业,可以在基层从事各种工作。南科大的成功需要很多年才能真正看到。
南都:后三届毕业生已经不再采取“自授学位”这种方式,你觉得这是一种倒退,还是回到正确轨道上?
陈十一:这个应该由社会来评价。我认为发展自有它的内在力和规律,南科大发展成现在的格局,也自有它一定的道理。
南科大代表高教发展趋势
南都:对于南科大,你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陈十一:在我南科大的就职演说里,我对这个问题已经讲得比较清楚。我觉得,南科大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回到教育的根本上。目前,南科大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吸引更多国际的顶级人才。今年春节以后,我们已经开始面向全世界招聘我们的理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生物与健康学院院长。我们也将根据学科的布局与发展有步骤地招聘教授。其它的事情,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校园建设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南都:“南科大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借鉴意义?
陈十一:你首先要让这个苗子长大起来,让大家看到它的希望,看到它的优越性,然后你再说借鉴推广。我觉得南科大应该说是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因为它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求,我刚才讲到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办研究型大学,用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支撑中国的创新创业,把我们国家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大势所趋,深圳是中国最好的创新型城市,至少是之一,所以南科大的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好,它符合了国家发展方向,我相信南科大应该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希望今年能开始招收研究生
南都:你如何看待,目前的高教改革措施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治学方法思路?
陈十一: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在人才培养上提倡个性化,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趋势,南科大一定会认真探索与实践。实际上在这方面,南科大已经先走出了一步。在南科大,我们的学生入学前两年不分专业,两年后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分专业。这种方式已经给了学生们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力,发挥个人的兴趣与专长。
另外,由于我们的师生比相当高,目前是1:8,这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有更多机会在教授的实验室里开展科研活动。
南都:目前,高教改革尝试中,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国内与国外合作办校”,你认为与南科大的不同之处在哪?
陈十一:在南科大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现在高等教育已经置身国际化潮流中,吸引国际人才,包括非华裔的人才,对我们很重要。其次,我们学校很多教材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很多课程采取双语教育模式。这些对我们学生的国际化都是很有帮助的。第三,我们学校跟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大学,在联合培养方面,也会有一些尝试。尤其在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双学位培养等方面,我们跟一些知名大学近来会有些动作。
南都:在南科大这片“试验田”上,未来还会有哪些改革方向或举措?
陈十一:我很为南科大第一届毕业生感到骄傲,但另一方面,相对来说人数还是比较少。我们会慢慢增加本科生数量,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保持这样一个好的势头。
其次是要建研究型大学。现在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开展起来。没有研究生教育,对吸引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有问题的。我们希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这些很多都是在研究生水平上,因为南科大要做的主体还是培养比较高层次的人才,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些想法,也希望有些动作。
现有的规章制度都需要你稳步发展,而我们南科大希望迅速崛起,希望研究生教育一步到位,所以我们希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能有突破。我们将与有关部委、省里进行很好的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希望尽快把南科大的学科、学位与培养计划等建立起来。
南都:今年准备开始招收研究生吗?
陈十一:我们希望是这样。我们也在跟一些国际知名大学探索建设双学位的可能,希望今年能够开始招收研究生。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5年3月8日 作者:龙玉琴 葛倩 庄树雄 白小豆)
中新社专访陈十一校长:向着世界名校在奔跑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江耘)“充满阳光、朝气蓬勃,充满对知识的诉求,都是我们这一代最好的学生。不同的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百年名校北大与南科大的学生有什么不同?面对记者的提问,曾担任北大副校长的全国人大代表、南科大校长陈十一如是说。
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田”,从创立初期起就遇到很多质疑。如今,这所中国惟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大学已经年满五岁。
五年里,这所诞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新兴大学发生了很多事,学校培养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学校迎来了创校后的第二位校长陈十一。
此次两会上,陈十一向记者介绍了南科大的发展情况。
2011年3月,南科大正式开学,自主招收了44名高二学生入读本科教改实验班。如今除3名完成学业提前毕业、12名申请延期外,29名毕业生中已有17名学生收到世界各类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包括牛津、耶鲁和剑桥等。
“接近60%的录取比例,跟北大、清华最好的专业录取水平是一样。”陈十一说,被国外大学录取并不能完全衡量学校的教育水平,但从某个角度表明学生质量已经被社会认可。
一切都按国际一流的来,一切也都向世界名校靠齐。高层次和高起点的格局让陈十一觉得,南科大既使在底蕴上不如北大清华,但在师资和理念上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办教育核心是理念,(南科大)理念是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体制内多元化办高等教育的尝试。”陈十一说。
南科大现有1200名在校学生,教师150名,师生比1:8,教师中有30%是国家的“高层次人才”人才、院士、专家等。“可以跟(中国)任何一所大学比肩。”陈十一说,即使未来招生满员,学校的师生比也将维持在1:10,“这个比例达到了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我很喜欢网上‘六大名校换校长’的报道,将南科大和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重点大学放在一起比较,但我也希望我们有自己的特点。我有信心10年、20年后,南科大可以和这些大学相提并论。”陈校长说,斯坦福大学刚建校的时候远比不上哈佛,现在大家都认为斯坦福是世界上另一所著名的大学了。
他表示,“香港科技大学,10年内就变成了很好的大学,20年就变成了世界知名的理工大学,我相信南科大只要坚定不移地走正确的道路,10年之后,一定能够跻身中国一流大学之列”。
(来源:中新社2015年3月9日 作者:江耘)
《北京青年报》专访陈十一校长:南科大的尝试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去年9月,朱清时在南方科技大学新生开学典礼致辞后宣布离任,谁来接棒南科大校长一职备受关注。今年1月21日下午,南科大召开的干部大会揭晓了谜底。此前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兼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的陈十一,成为这片“教改试验田”的掌门人。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陈十一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表达了他对南科大和高教改革的期待。
南科大是多元化办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尝试
北青报:很多人感到好奇,你为什么选择南科大?
陈:我觉得南科大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有中国梦、有教育梦的人来说。我很希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些事情,十多年前我从国外回来,一直在北大工作,这次从北大去南科大,我觉得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北青报:你如何理解南科大?
陈:我的理解是,南科大是体制内多元化、多层次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尝试。南科大很多高教改革的尝试是可以在体制内做的。南科大的举办人是深圳市,这就确定了它的基本体制。在这个体制内,南科大依然可以进行很多的尝试、探索,也可以进行很多教改试验、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
政府对南科大理念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承诺
北青报:在南科大这片“教改试验田”上,具体有哪些事情要做?
陈:我觉得首先是教书育人。南科大第一届29位毕业生中现在已经有17人被国际名校录取为研究生。这个比例当然是相当高的,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来保持这样一个好的势头。第二,要建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现有的规章制度都需要你稳步发展,我们希望研究生教育一步到位,所以我们希望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能有突破。第三,能不能聘到最好的教授是我们重要的任务。教授的学术水平与综合质量决定了学校的整体水平与走向。
北青报:信心从哪里来?当地政府做出了什么承诺吗?
陈:最大的承诺,应该是来自政府与大学在对南科大定位、理念与发展上的认可与一致性。
让苗子长大再谈推广
北青报:制定南科大章程是朱清时校长的任期使命之一,遗憾的是,直到他卸任南科大,章程还没有制定。你的治校思路会以章程形式呈现吗?
陈:大学章程是办大学的“大法”,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南科大的章程会出来。
北青报:哪些内容会写进章程?
陈:我觉得每个大学都会有它不同的定位、办学思路、管理结构与体系、发展规划与社会功能等,我想具体的要等到章程出来再面向社会。
北青报:南科大能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陈:你首先要让这个苗子长大起来,让大家看到它的希望,看到它的优越性,然后再谈借鉴推广。我觉得南科大应该说是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因为它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求,用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培养人才、支撑中国的创新创业,这是大势所趋。
深圳是中国最好的创新型城市之一,所以南科大的天时、地利、人和都非常好,它符合了国家发展方向,我相信南科大应该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5年3月14日 作者:桂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