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实施大气、水污染防治等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
6月3日深圳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落下帷幕,市长许勤在记者会上透露,至2020年,我市将投入800亿治理水环境,治水提质总体方案将进一步完善本市管网设施、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治理河道等。
深圳市为我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严重制约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提质是深圳市民多年来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方科技大学旨在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作为完善学科体系的重大举措,今年新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的环境学科如何尽快发展为国际一流?如何为深圳市的水资源和环保工作作出重大贡献?
郑春苗是著名水文地质学家,曾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终身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讲席教授、主任。作为创建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首任院长,他和他的同事们正在进行全新的科研与教学改革的实验。
郑教授在水文地质与水环境领域具有突出的科研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他开发的著名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软件MT3D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溶质运移模拟工具,在一百多个国家得到应用。为表彰其贡献,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在2013年授予他迈因策尔奖(O. E. Meinzer Award)。该奖设立于1965年,以“美国现代水文地质学之父” 迈因策尔命名,每年颁发给在国际水文地质学及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学者,被公认为国际水文地质界的最高荣誉。也是在2013年,郑教授还获得了美国地下水协会(National Ground Water Association)授予的哈博奖(M. King Hubbert Award)。该奖项是授予为地下水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郑春苗教授是首次获得这两项国际大奖的华裔学者,还创下同一年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先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郑春苗教授
我们通过以下8个与郑春苗教授的简单问答来迅速了解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问:您放弃原本安稳的工作来南科大创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在美国大学获得终身教授职位之后,我完全可以在美国过轻轻松松的日子,直到退休。但我是一个无法忍受轻松,喜欢不断挑战自己能力上限的人。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破坏问题,这不正是我发挥个人特长、回报自己祖国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吗?所以,2006年开始我就回到国内,开始兼职在北大从事相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这十年,依托北大这个优秀的平台,我和我的团队在科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希望在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方面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南科大新型的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深圳市卓越的市场经济环境为我实现新突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陈十一校长的治校理念又进一步增强了我在南科大创业的信心。所以,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说,“世界这么大,我去南科大!”
问: 您对南科大环境学院的总体规划是什么样的?
答: 创建一个真正国际一流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的科研工作将致力于解决当前最为迫切的环境问题,包括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主要的学习对象,前者在创新与创业方面极具特色,而后者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在全球独树一帜。此外,依托本学院所建立的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市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学院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的优质平台。
问:在教授引进方面,您的规划和措施有哪些?现有的大牛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 我们引进的教授不但要在学术上一流,而且要在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都要有卓越的能力。我们致力于引进“长江”、“杰青”、“优青”等本土化人才。同时,也积极寻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籍教员。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了多位杰出人才。
我们院的大牛,比如胡清教授,她的团队是做土壤方向的。她是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环境工程博士,曾担任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教授在给排水、污泥处理、污染场地修复等多个专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广泛国内外项目管理经验。胡教授还是当今国际水领域最高奖——瑞典斯德哥尔摩水奖的技术委员会评委会委员(备注:全球共九人)。
刘崇炫教授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环境工程博士。他的研究方向为大流域的生物化学过程。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金属、放射性核素和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和防治,擅长通过实验、理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构建数学模型来刻画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动力学以及质量传输过程,并积极开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新方法。
李海龙教授,香港大学水文地质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即“杰青”)获得者。他在海岸带地下多组分多相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在Nature Geoscience、 Scientific Reports等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渤海和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及973项目的一个课题“海湾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环境效应”。
刘俊国教授是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环境科学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湿地生态方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文章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及“全球近10年ESI高被引论文”。
目前我院还引进了几位年轻有为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未来将陆续引进不同层次优秀专家学者。
问: 在学生培养方面,您的规划和措施有哪些?
答: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又有出色的实践能力。我院今年已经申请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课程。国家对于具备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环境学科复合型人才存在巨大需求。本科生培养是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石。由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内众多高校都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现有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教育存在很大的改进和创新空间。第一,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通常为两个独立的专业,不利于培养环境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教学重点仍在于传统的污染防治,对资源的清洁、高效及再循环利用不够关注,对新兴环保产业、环保产品、环保服务较少涉及。第三,课程设置存在条块分割的碎片化现象,缺少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以具体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新型课程设计。我们开设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将对上述问题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希望能通过改进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和创新实践教学等方式,为国家培养新形势下环境领域所急需的科研、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
问: 在研究方向上,您希望重点发展哪些方向?为什么?
答: 水科学与技术、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和固体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地球系统科学。洁净的水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环境要素。国家也把水、土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连续出台了“大气十条”和“水十条”,以及即将出台的“土十条”。开展水科学与技术、大气环境的研究是为了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固体废弃物问题处理与处置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环境难题,而固体废弃物中所蕴含的资源也未能充分利用,因此,研究固体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我们除了关注身边的小环境,也要关注地球的大环境,这就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去研究地球环境。
问: 学院在交叉学科的建设方面,有哪些打算?
答: 环境与工程本身就是一个交叉的学科。我们未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均会特别强调交叉性。比如,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问题,就涉及到环境科学、医学的交叉;固体废弃物治理问题,就涉及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的交叉;等等。在教学方面,我们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交叉学科的特点。学生除了从本院选课,还可从南科大各个院系进行广泛的课程选修。
问: 在鼓励师生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计划?
答: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是南科大的特质,也将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特质。依托学院创建的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将成为我院师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中心将在技术转化、团队建设、融资、推广宣传等方面给有志于创业的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问: 您希望用多长时间实现这些设想?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各是什么?
答: 最近1-2年是我们的团队建设期,5年内我院力争进入全国环境专业的前列,10年内建成国际知名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机构和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我们也将努力建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智库。我们衷心邀请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事业,共创一个世界级的、多学科交叉创新的环境研究平台。
————————————
据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承办“Groundwater Quality(地下水水质)2016”国际会议,目前正在积极筹办中。这是地下水环境领域顶级的国际会议,三年举办一次。2016年的会议是首次在亚洲和中国举行,郑春苗院长将担任大会主席。届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研究领域的海内外高水平专家将齐聚一堂,交流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的理论研究前沿、尖端技术发展和成功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