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应陈十一校长邀请,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彦教授来我系交流访问,并于当天下午在行政楼401会议室作题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结构可控合成》的化学大讲堂报告。
李彦教授作报告
李彦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单壁碳纳米管单一手性可控生长的研究已有十二年,其突破性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Nature杂志上,该研究被C&EN杂志评为2014年全球十大化学研究。在报告中,李彦教授首先介绍了碳纳米管的手性结构,以及高纯度碳纳米管在电子学的广阔应用前景。她还列举了前人关于碳纳米管手性可控合成所做的尝试并总结出这些方法在效率和手性选择性上的不足。随后,李彦教授展示了其课题组设计的Co7W6钨基合金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较高熔点以及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可用于调控碳纳米管的单一手性生长。通过对催化剂不同表面的选择性暴露以及对碳源供给条件的优化,李彦教授课题组实现了含量高于92%的(12,6)型碳纳米管的手性生长。基于这种方法,其课题组还成功实现了6种不同类型的碳纳米管的高纯度手性可控生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普适性。报告中,李彦教授还陈述了其课题组在对微量碳纳米管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上所遇到的困难,并最终通过多种光谱学技术方法成功实现表征证明其结果的有效性。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李彦教授和与会者就报告内容展开积极讨论,李彦教授针对碳纳米管的光谱表征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