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日下午,世界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施春风教授应邀做客第61期“南科大讲堂”。本次讲座由陈十一校长主持,南科大师生、深圳多家创新企业的代表以及深圳大学城兄弟院校的师生等慕名而来,聆听了此次主题为“如何提振创新创业核心动力”的全英文报告。
陈十一校长主持报告会
施春风院士作报告
施春风教授曾任NUS(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并在2008—2013年间任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在专业领域以其在非线性断裂力学的计算方法,及断裂分析领域里所做出的贡献蜚声国际,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工程评审委员会委员。
讲座现场
施教授以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讲座的开始:“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他认为这句谚语强调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与今天所讲的“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相似。不仅仅是在实体上实现门户的开放,更重要的这是一个有着无限潜力的系统,可以跟世界的各个角落连通。
接下来,施教授分四个部分展开了此次演讲。
【关于全球创新大潮】
施春风院士谈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无所不在的互联网连接性带动的,在这样一个高新技术的环境下,创业大潮在全球范围内浩浩荡荡的传播。一批极具创新精神的青年领军者,抓住了由数字化的沟通以及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实现了这些跨国微型初创企业的崛起。
施教授以Airbnb的“互动式的信息系统”为例向大家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和信息化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而它实现这样服务的核心就是可以及时并随时随地的提供互动和信息的技术。”
【美国的“双城记”】
施教授对比了底特律和硅谷的过去和现在,向我们展示了美国旧的经济没有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深陷泥潭,而由创业者推动促成的新兴经济欣欣向荣的现状。
底特律曾经是创业者的乐土,如今负债数几十亿,到处一片破败景象;而硅谷在20世纪60年代时还是乡村,现在却蒸蒸日上。“我们能从硅谷的经验当中学到什么?”施教授谈到:“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科研可以促进新兴的技术,新兴的技术可以建立初创性企业。但硅谷的经验是,他们先去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奇思妙想的创意作为技术发展的驱动力,从而产生初创性企业。因为他们紧扣时代的步伐,所以孵化出来的企业极具生命力,最终才能成功。”
【世界的未来是中国的】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施教授提到: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以及一个快速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看看中国的现状,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正在迅速地发生转变,中国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经济的增长的驱动力是私营企业,是创新创业带动的增长。通过这一轮的发展而创造的财富,将实现更加广泛的财富分配,从而形成新的中产阶级。中国对于创新创业的投入正在快速地增加,并且很快将超越美国。”
施教授同时认为,中国只做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一定还要有一个核心的创新创业战略,以实现将科研行为最终转化为创新创业。“创新不仅仅囊括科研,创新是新产品、新兴服务的创造,并且通过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最终实现交付传递到市场当中。所以说,我认为衡量它的成功核心是新的技术和服务,是被市场、消费者所接受。”
“先有市场需求,进而拉动创新创业产业,进而满足科研和市场的要求。我们称它为创新创业的‘双螺旋企业’,他们是高度相关,互相支持的一个双螺旋结构:一个螺旋就是科研行为发明创造以及技术成果,申请专利;第二部分就是创新创业的市场化——我觉得这方面中国还有待加强。”
【深圳如何创建一个生态的系统】
在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施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深圳和中国在这一轮创新大潮当中的地位,并针对深圳以及南科大如何提高创新创业动力提出了他的看法及建议。
“深圳坐落于珠三角的核心,很多世界最具有经济实力的地区都坐落在沿海。”施教授特别称赞了位于深圳的华为、腾讯等高新技术企业,并对深圳乃至中国未来的创新创业发展充满信心。“按照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一,中国正在崛起。在21世纪,欧洲不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而中国已经成为可以跟美国相提并论的竞争对手。”
施教授还对南科大学生提出了他的期望:“学校的使命不仅仅是做科学技术研究,更重要的是做创新创业。如果你想抓住这一轮中国创新创业的大潮,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要学会将你们的知识转化成创新创业的企业,并最终实现创造财富。我非常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够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双管齐下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科研领域追求卓越,一方面也致力于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国的创新型经济要靠年轻人驱动。”
最后,施教授用一张东西半球互相遥望的图片作为讲座的结尾,并告诫我们:“作为年轻人,未来的发展既要向东看也要向西看,要学会在世界中找到未来的机遇所在,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陈十一校长向施春风教授赠南科大讲堂纪念证书
提问环节,很多学生纷纷抓住机会积极向施教授请教,现场气氛活跃。所提的问题涉及“大学生如何创业”、“如何看待创业失败”、“新的创意如何避免被模仿和剽窃” 、“学生创客团体在校园内该如何发展”等等,施教授以生动的语言一一给予仔细回答。
同学们踊跃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