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郭华榕教授树仁讲坛评析“客家文化”
2016年05月23日 综合新闻

          2015年5月22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郭华榕应我校树仁书院邀请做客第55期树仁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讲座,北京大学燕京学堂中国学硕士研究生一行共同聆听了报告。讲坛由树仁书院学术副院长侯春晖副教授主持。

          郭华榕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曾任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先后执教于法国第戎大学、欧洲大学以及北京大学。郭教授作为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在客家文化及学术研究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有中国“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历经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演变维系到现在;随着时间的迁移,客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既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又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民系分布广泛,精神内涵丰富,对于客家文化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

         讲座中,郭教授从“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变迁”和“学术研究中的科学严谨性”两个方面对客家文化的世界定位进行了深度的评析。

【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郭华榕教授介绍,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发生过许多重要的迁徙。印第安人、匈奴人、吉普赛人…从亚洲至欧洲,从欧洲到澳洲,这些人类文明迁徙跨越洲际,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来说,客家也应该位列其中,只可惜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予以佐证。

          他指出,评析“客家文化”,首先要明确“客家文化”的由来。客家文化的迁徙是迫于社会形势的、自发的、集体性的迁徙。古代北方不断地遭受战争的摧残,经济凋敝,因而使得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谋生计。于是,大批的中原人带着中原文化,在闽、粤、赣地区与土著居民杂居,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土著居民融合,从而创造出了特点鲜明的客家文化。上世纪40年代,在闽西山区、仍然存在武夷山老虎侵入农家的现象,人们定居十分艰难。人越来越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所以又有一些客家的青年重新上路,走向国外,在南洋以及其他更远的地方展开新的生活。至今,仍有不少客家人在东南亚开设工厂,有的定居他国,有的衣锦还乡。

【学术研究中的科学严谨性】

          全世界有多少客家人?泰晤士报曾经发布过一条信息,声称全世界有一亿客家人。郭华榕教授指出,泰晤士报的调查结果不具有科学严谨性,评判客家人的标准是什么?会讲客家方言?出生在客家村?还是DNA判定?这些评判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郭华榕教授分别就不同的评判标准进行了分析。根据他的研究,估计世界上的客家总人数大约为四五千万。

          郭教授指出,我们看待客家文化应该秉持着一种谦虚谨慎的情怀,作学术研究必须要有科学严谨性,用科学的头脑去分析客家文化,才能真正了解客家文化的内容。客家文化是世界文明里的一种客观存在,只有自己亲身去闽、粤、赣看看,才会对客家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报告会结束后,南科大学子与燕京学堂的同学对客家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郭华榕教授一一仔细解答。

燕京学堂简介:

燕京学堂依托于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院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历史积淀,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汇聚中国和世界杰出青年学生,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学生搭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文字:学生新闻社 刁金龙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