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毕业生谢晗:“兴趣+平台”引领全面发展
2016年05月10日 专题报道

谢晗

          白色T恤外搭格子衬衫,脚蹬NB运动鞋,鼻梁上一副黑框眼镜——一个典型的理工科大男孩形象。他叫谢晗,南科大2016届化学系毕业生,目前已录取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专业PHD(博士),此前他还收到了匹兹堡大学、德拉华大学两家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

          他阳光和善、乐于分享,他热爱生活、多才多艺,他敢于尝试、凭兴趣而非功利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是化学系的学生记者,曾对来访的教授、学者做过采访报道。

          他是南科大的网球亚军,曾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比赛。

          他喜欢在宿舍、实验室唱歌,也曾在树仁书院的圣诞晚会上一展歌喉。

          “业余活动也是生活中重要的一方面。要保持学业和生活的平衡,要学会享受生活。”谢晗笑着说。

          采访过程中,路过的同学和他大声打招呼。“是去波兰交流的时候认识的同学,关系不错。”他笑着跟我们介绍,看得出平时就人缘很好。谢晗习惯说话一直带着笑。“我的梦想往小处说,就是做做科研,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群开心的朋友,就是可以享受生活。” 

 

【兴趣是最好动力:获IK奖学金, 夺网球亚军】

          在我们对谢晗的访谈中,他反复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做科研、还是业余生活,他一直秉承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有兴趣的事”的想法。

          谢晗大一下学期就开始进入实验室做化学系汪君教授的实验助理。“当时跟着老师看了一些相关文献,对这个领域的前沿有了一些了解,然后就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

          谢晗曾经拿过IK 公司资助的化学系“一等奖学金”:主要奖励在实验、科研方面有贡献的学生。“非常高兴可以拿到这个奖学金,这也是对自己在汪君老师实验室工作的肯定吧。我本身也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做一些其它领域的工作:我们实验室主要是做有机化学方向,但是我还对‘合成固定相的催化物’比较感兴趣。我不仅仅做实验室原有的一些东西,得到这个奖学金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做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

          大学四年里,除了泡在实验室的大部分时间,打网球的经历也让他感触颇多:“其实我大一刚开始接触网球的时候不太会打,但是我很有兴趣。我觉得兴趣这个东西非常重要,一旦你有了兴趣,你才愿意去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它就慢慢变成了你的强项,反过来又不断促进你的能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做起来东西更有动力,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好。”

 

【“有爱”的大家庭:大牛就在身边,受益方方面面】

          当我们问到:为什么选了化学系,是来南科大以前就已经有明确的想法了吗?他笑了笑说“我们这一届在大二期末选专业的时候,学校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专业可以选择。”他停顿了一下,“但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化学。”

          谢晗特别向我们提到了他的导师汪君教授:“汪老师人很nice,一开始进课题组的时候,她会先让我们看文献,然后分配给我们一些稍微简单点的小课题。做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也不会为难或者逼着我们去做,而是和我们一起找出问题所在,让我们觉得压力小了很多。”他把化学系比作一个大家庭:“在上课的过程中,你能感觉到老师们和蔼可亲。他们特别愿意传授你一些东西,乐于给你一些指导,不只是学业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

          “化学系的创新的课程设置也非常好,我非常‘appreciate it’。例如《计算化学》这门课,原本是为研究生设计的,但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会。我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前沿的领域,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兴趣,让我更坚定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大二搬来新校区以后,实验室的科研条件更好了,谢晗开始跟着学长学姐做一些课题。“我们实验室的氛围很好,每周组会的时候,我们把这周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就会给我们一些建议然后讨论。这样集思广益,会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随着自己知识、技能的进步与成熟,他开始独立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南科大的学术环境、科研氛围好。如果你真的喜欢做实验、搞研究,南科大是非常适合的。即使一开始不喜欢,它也可以慢慢培养起你的兴趣。这些对个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的梦想,往大了说就是change the world(改变世界)。我们是搞科研的,搞科研就是去发现一些新的东西,那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

          最后他说,“我很高兴进了化学系这个大家庭”。

 

【一路走来感悟:感恩引路老师, 学会与人分享】

          谢晗的经历看起来似乎自始至终方向明确,四年来顺风顺水:大学入学坚定了化学方向,大一就进入实验室做科研,毕业申请博士并顺利拿到offer,学习生活两不误……但其实,耀眼成绩的背后,谢晗也经历了选择和未知的迷茫。

          “读博这件事,我也是一直在考虑,申请之前可能因为不知道结果,想法就会更多一些,我也申请了一些master的项目,但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的规划,最后还是选择了读PHD。”谈到三个给了offer的学校之间的取舍,他回答:“虽然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相比地理位置有些偏,但学风更加豪放,业余活动也更加丰富,同时考虑到其他一些方面例如奖学金,觉得它更加适合自己。”

          聊到申请学校这个过程的感悟,他说:“和同学在申请过程中互相帮助、交流经验是很重要的。比如同一个学校会给几个学生面试,同学之间就会分享一些面试经验。我和孙娇囡都申请了俄亥俄州立大学,我的面试顺序在前面,面试结束后就跟她说了一些我面试的内容,建议她怎样准备,最后我和孙娇囡都顺利被录取了。同学在一起的时候,还会分享一些选学校的经历。我选择俄亥俄州立的时候比较纠结,是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一起帮我客观分析,给了我一些中肯的建议。”他认真地说,“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们,帮我选学校、写推荐信、关注我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感谢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我一起准备英语,一起申请学校。非常感谢他们!”

          当我们最后问起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谢晗说:“我要分享的经验就是‘学会分享’。我们每个人知道的信息量都是有限的,都在一个有限的圈子里。以申请学校为例,一个人面对那么多的信息,工作量非常繁重而且会感到盲目。和同学一起,共享彼此的信息,就会轻松很多。”

学生记者/王晓涵

摄影/梁雪桂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