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专家学者精彩观点纷呈
2016年06月08日 综合新闻 浏览量 :

          2016年6月7日下午,当天开幕的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大会分四个主题举行论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中外专家学者纷纷登台发表演讲,纵论创新创业教育,精彩观点纷呈,为与会者奉献一场场教育思想盛宴。在讨论环节,现场的听众还与演讲者进行了热烈交流。

论坛一:教育行动2030行动框架——ICT的支撑与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鲁春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方交通大学教授查建中分别主持了第一分论坛的上下半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李铭在论坛上作了专题发言《运用ICT助力高等教育大众化》。他表示,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并发布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出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全球教育发展设定的一个宏大目标。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依靠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是非常困难的,要以青岛宣言为依据充分释放信息通信技术的潜力,助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共享成为可能,也让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随后,李铭介绍了高等教育中心的使命和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查建中以《目标导向的教育及信息通信技术可起到的作用》为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的改革成功,核心的因素是能释放活力,对于农民来说,把土地交还给农民,使他们积极耕种。工业实现了市场化。教育应该给学校空间、时间,同时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韩国亚太理解教育中心主任郑雨倬介绍了全球公民教育和韩国亚太理解教育中心(APCEIU)的情况。他指出全球公民教育的三个重点:一是让每个孩子上学的机会,二是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培养全球公民。

         东南亚终身学习中心主任Lucio Sia通过一个菲律宾小岛女孩不断努力求学,获得计算机学位的故事引入主题,告诉我们终身学习和信息通讯技术在改变人的生活方面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副主任王力介绍了农村学习型社区对可持续农村转型的作用。UNESCO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教席主持人、香港教育学院教授Bob Adamson 作《生活技能项目的发展》主题发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斯里兰卡国家协调员 Himali  Jinadasa以“ICT for Promoting Lifelong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All”为主题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项目主Michaela  Martin作“大学-产业-政府伙伴关系:来自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一个研究项目的启示”专题演讲。

论坛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管理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副主任韩蔚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分别主持了第二分论坛的上下半场。

         香港公开大学协理副校长叶耀强介绍了“香港公开大学在ICT使用于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方面的经验:对教学和技术的思考”。他表示,ICT让每一个人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因特网相关的技术对于我们的正规或非正规学习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终身学习。

         柬埔寨皇家金边大学副校长Chhun Hok作了以“柬埔寨高等教育管理”为主题的演讲,系统介绍了柬埔寨的高等教育发展,并强调高等教育改革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以“慕课前进的方向及其对于教育系统的启示”为主题演讲,以慕课学习者、开设者、组织者和研究者四个维度介绍了慕课在全球的发展状况、未来走向以及慕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未来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杨锐作了“当代中国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的专题演讲。南方科技大学语言中心主任Kathy O’ Sullivan以“携手致力于教育创新——大学治理中的学生维度”的专题演讲,她谈到了学生在学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缪正熙作了“创业教育与现实的交集”的专题演讲,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中心。阿塞拜疆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Fariz Rzayev以“阿塞拜疆共和国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国家战略”为主题作演讲。 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所主任Chhem Rethy以“为解决科技灾难:科技大学开设的课程是什么?”为题演讲。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刘继安以“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孵化’成长链—对上海某大学的案例研究”为题发表了演讲。

论坛三: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前沿探索

         南方科技大学讲座讲授、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特聘教授赵建华分别主持了第三论坛的上下半场。

         麦可思公司创始人、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伯庆基于大数据统计,报告了《中国大学生创业分析》情况。他指出,跟踪数据发现,大学生毕业后三年的自主创业比例明显高于刚毕业时的自主创业比例,这说明创业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不仅仅要在大学期间培养。而缺少可持续资金、缺少管理经验、缺少销售经验是大学生创业的“三座大山”,必须加以重视。

         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化学系主任张绪穆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创业经历,提出一流大学并不是关起门来做学术,而是要能为社会和人类创造价值,教授做出来的成果,不仅能放在书架上,更能放在货架上,同时注重教书育人。

         华为全球教育合作计划总监吴林托以《Leading New ICT: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题,报告了华为的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包括ICT融合性人才培养、行业化与国际化、深度校企合作、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等。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大学教授应放天畅谈了设计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他提出“设计是技术商品化的重要桥梁,设计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重要战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编李桂云认为,创新创业应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被提倡,并不是要让所有人去创业,要准确定位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不能闭门造车。南方科技大学讲座讲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郑春苗向与会者报告了南科大环境学院的创建历程和现状、重点研究领域,以及培养未来环境领军人才的具体举措及特点。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以深圳为例通过详细的数据调查,回答了“什么样的环境才是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的问题。中兴通讯教育合作中心副主任、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磊介绍了中兴通讯在交互式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创业导师齐焱蔷认为,创业是一种冒险,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创业者需要具备3P,即Passionate(激情)、Persevere(坚持)、Patient(耐心)。牛津堡教育科技孵化器创始人林禹丞认为,创新的要素中需要有包容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精神的学校,需要注重人才的养成,也需要相信梦想的力量。

论坛四:职业教育——观念变革与质量提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温希东和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分别主持了第四分论坛的上下半场。

         与会嘉宾们分别从自己熟知的领域出发,就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香港职业训练局副执行干事长陈云青发表了《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强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部分弱化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STEM),这可能弱化学生未来长远的竞争力。

         世界职教与培训联盟主席Carmel Therese Thompson在其主题演讲《职业教育、观念变革和质量提升》中提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观念变革就在眼前——从培育技工式人才到培养成长式人才,提升职教师资质量、提升职教学生素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刘立新基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做了《加快推进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职业教育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职业教育不仅需要建立稳固的、常态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平台,更需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化、协作化布局。

         国际劳工组织中蒙局项目经理张绪彪则作了《观念变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题演讲,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对职业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变革。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主任刘育锋演讲题为《绿色技能开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选择》,他认为把握绿色技能开发的要义,才能在职业教育下一阶段的改革之中占据优势与先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温希东作了《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加强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建议》的专题演讲。日本大阪滋庆学院执行董事长桥本胜信则作报告 《职业教育:观念变革与质量提升——大阪滋庆学园的做法与想法》。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华强发表了《中国特色“双三元”职教模式创新实践探索》主题演讲。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艳基于合作办学经验,发表了主题为《互联网+时代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提升研究》的演讲。

         本次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大会由深圳市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联合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和南方科技大学承办。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创业教育——政府、大学、社会的共同事业”。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