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2015年4月17日,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极具公众影响力的科学家饶毅,应陈十一校长之邀访问南科大,并登上“南科大讲堂”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学术之路》的精彩报告。陈十一校长主持了报告会。400人报告厅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师生站着听完讲座。
饶毅现为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回国前任教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曾任Journal of Neuroscience、Developmental Biology等国际学术刊物和Cell Research等中国学术刊物编委。饶毅于1985年赴美,199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中心研究员、1999年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2002年至2005年共同组建和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中心、2004年至2009年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2007年全时回国,2007年至2013年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1年起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主任,2012年起任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所长。2014年7月,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鲁白、谢宇共同发起并主编了微信公众号《赛先生》,希望借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知识,改善科学文化环境和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
饶毅教授演讲风采。
报告会上,饶毅结合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和一些重大成果,阐述了他眼中奇妙的“学术之路”。他认为,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学术生涯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选择。因为学术具有能够兼顾的特点:学术既可以非常崇高,同时又很“实在”;学术很有特质(特别是人的特质),同时又有普遍适用的意义;学术是非常理性的,可是又可以很漂亮;学术是很严谨的,同时又很有趣;学术能承前,也能启后;作为每天的工作,学术生涯可以很平稳,又可以很兴奋。做出来的工作,可能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做工作的方式其实又可能是很容易的。
报告会的互动环节,学生提问踊跃。有学生提问“大学毕业该搞科研还是就业”,饶毅建议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特长确定方向,尽早形成独立的判断能力。
有学生谈到“近年来生物领域研究经费大幅缩减,生物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饶毅风趣地指出,生物学在全世界没有出现过经费被削减,而是一直在增加,问题是它的新的研究人员增加速度快于经费增加速度。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在中国,因为中国以前生物学科“很小”,在过去二三十年增长得很快,学生增加很多,然而中国的生物应用没有跟上。相比之下美国的生物应用很广,跟生物相关的产业建设很大,生物博士毕业生要去学校做教授不容易,但是去产业界就不会找不到工作。
报告会开始前,饶毅教授与我校生物系教授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生物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