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教学奖”获得者郑一:课堂“中西合璧”,坚守育人初心
2017年10月08日 人物

“南科先进人物志”专题报道

塘朗山下这一片热土,南科人正辛勤耕耘,努力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2017年教师节,学校对其中的“优秀教学奖”、“优秀科研奖”、“优秀导师奖”、“行政服务奖”获奖者隆重进行表彰,激励全体师生继续砥砺奋进。

今天我们推出“南科先进人物志”专题报道,介绍在平凡岗位上诠释责任和担当、为学校事业默默奉献的其中部分同仁们的事迹。学习先进,藉以共勉;不忘初心,携手前行。

 

“杰出教学奖”获得者郑一:课堂“中西合璧”,坚守育人初心

 

“他可是个大才子,吟诗作对,顺手拈来。”

“虽然没上过他的课,但是会经常听到同学向我‘安利’他的课,所以没上过他的课真的是我的一大遗憾。”

“他有着十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他的教学风格独特有趣,他是学生们选课时的‘红人’。”

他,就是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郑一。因为“教书育人的优异表现和教学管理上的重要贡献”,他荣获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杰出教学奖”。近日,学生新闻社记者专访了郑一老师,探索郑一老师的教学“心经”。

走进郑一老师办公室时,见到他西装革履,“刚刚学校组织拍正装照。”初见之下,记者只觉他行事干净利落,自带强大气场;但接触后又感受到他带着一丝温和,如春风拂面,让人心里不觉多了一丝亲近。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答辩会上,他引用了泰戈尔的这句话,眼中还有点点星光。“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散发着芳香的生命。”他解释, “只有当学生感到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真实、个性鲜明的人,他们才有可能放下天然的隔阂,向你表达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生命的气息”是树枝落叶,次春又发芽的不断寻求突破,自我更新的过程。2016年,郑一离开了他任教八年的北大,踏上了南下深圳的路。“我在北大教书8年,真真切切的感到了‘七年之痒’。北大的学生,一批一批都优秀,但教多了也容易失去新鲜感和激情。我在北大的最后2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中年危机”,更新教案、创新课程设计的动力也在消退。”教师节作为发言代表的他如是说,为了寻求教学上的“生命的气息”,他来到了南科大。

如泰戈尔满是对生命气息的热爱一般,他极为珍视教育中的“兴趣”。“本科阶段学的知识较为基础,不能期望本科生在毕业后就能成为专家。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才是本科教育的关键。”

如何吸引学生兴趣?他认为,“课堂不应该是单向传输,而更多的应该是双向交流。”他善于引入生活中例子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类比,将其形象化。比如,在《水文学原理与应用》课上,他会拿用漏斗灌酱油的儿时趣事来解释“超渗产流机制”,“降雨就是你要灌的酱油,漏斗好比土壤层,你灌的太猛,酱油来不及顺着漏斗进入瓶子,自然会溢出来流一桌子”,学生们恍然大悟。他还说,“知识不能总是生吞活剥,这就像要让小孩吃药,我们会把有效成分加在好吃的糖水里面。”

课堂:学生们从“竞标小白”到“项目达人”

郑一主讲或参与讲授《水文学原理与应用》、《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文献检索与综述》、《环境学导论》等课程。他喜欢让同学们做有意思的project,在课程中创新性地设计了“环保项目竞标”、“环境争端协商”等团队合作项目。他在南科大上课的第一学期,让学生们做“环保项目竞标”的project,这个pro不仅包括通常的presentation,还让各组学生相互扮演评审专家,相互挑刺,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课堂的形式变得丰富有趣,同时需要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教室里,一方咄咄逼人,一方泰然自若,唇枪舌剑,好不精彩!这是第二个学期的“环境争端协商”,不同组的学生在协商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面对更多的冲突矛盾,考察学生们对知识快速的选用能力。

这种上课形式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4级环境学院的李同学说:“我们年级当初做的是‘环保项目竞标’,从‘竞标小白’到了解项目竞标的基本流程与重点,而且这种pro需要我对知识能够信手拈来,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准备。当然‘竞标’结果不错!”

郑一的上课方式被他称为“中西合璧”。“美国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边界较为开放。”他在美国求学,看到美国本科生一学期的选课数量通常要少于国内本科生,但课程密度大,“水分少”,而且有许多知识都需要在课后补充学习。郑一认为课后自主学习能让学生们获益良多,“我的水文课只有两次作业,但是每次都需要课后花很长时间去完成。”这种作业方式他参考了国外作业设置,同时在他北大任教的八年里,也是一直以这种方式教课,“在北大的效果不错,所以继续运用到南科大同学们的上课中。”

郑一不仅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创新,也善于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带领学生赴野外进行现场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统筹教学工作,取得不俗成绩

郑一在环境学院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也付出了许多心血。他担任环境学院副院长,负责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环境学院成立以来两年时间里,环境学院的课程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有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两个正式获批的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成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郑一教授需要负责环境学院总体的课程设计,包括实习实践实验课程等方面,“环境学院开设的一门课应该由谁来教?应该教些什么内容?实习的场地设备到底应该如何安排?我都是第一个考虑这些问题的人。”

2015年9月,学校开设了环境学院的第一门课,由他负责设计,并且第一节也是由他讲授。2016年,环境学院在北京的第一次实习,郑一全程跟踪。2017年,在他的策划下,环境学院的环境专业和水文专业学生分别在粤港澳和京津冀地区进行实习。他自己还曾带领学生去西北内陆考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学院的这些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其一大特色,吸引着热爱自然、喜欢户外的同学加入学院。

采访最后,记者让郑一老师给自己的教学打分。“85分,这个分数表明我对自己的教学基本满意,但又让我有进步的空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南科大,像郑一老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无悔付出,只希望南科大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文字:余引 学生新闻社 唐婕

主图:丘妍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