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南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乔治·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是一个夏季的午后,他笑容灿烂地为我们打开了挂着1010门牌的办公室大门。
众所周知,以1和0表示的二进制在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享有毋庸置疑的地位,当看到我们的目光仍然停留在这个特殊的门牌号上时,他笑了笑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冥冥中的安排,能来到南科大,来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来到这个1010办公室。”
2014年,凭借基于虚拟环境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方向的研究成果,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于2014年获得国际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最佳计算机科学论文奖(2014 ACM Best of Computing)。作为全世界计算机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学术组织,ACM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及教育性计算机学会,目前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10万名的会员,学会所评选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被公认为世界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
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丰富的学术和执教经历令人称赞。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科学家、IBM高级研究科学家到英国杜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宽泛,包括分布式仿真系统和虚拟环境、多智能体系统、大规模分布式基础设施、大数据分析等等。
2017年2月,这位外籍计算机专家,来到了南科大担任计算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的计算科学与工程系成立时间虽短,但已配备了世界顶级的师资和科研团队。目前该系已有教授12名,均在海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有多年教学与研究的工作经验。其中,IEEE会士3名,IET会士1名。乔治·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是该系海外顶尖人才中的一员。
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的采访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求学、科研经历以及他来到南科大的感受。
沉浸在计算机先驱们缔造的学习研究氛围中
“我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自豪地说到,“在希腊完成五年的学习后,1991年我考取了奖学金到了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下简称“曼大”)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是英国最早的计算机学院之一。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这里诞生了许多个世界第一,包括第一台可存储程序计算机、第一台浮点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和第一台使用虚拟存储器的计算机。在计算机短暂的发展历程中,这里集结了大量的开创式的先驱人物。
“阿兰·图灵的故居就在曼大附近!”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兴奋地说。
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阿兰·图灵(Alan Turing),是计算机世界如雷贯耳的伟人。阿兰·图灵于1948-1954年在曼大工作,并领导了曼彻斯特马克一号(Manchester Mark 1)电脑的系统开发工作。
“我沉浸在了这些计算机先驱人物所缔造的绝佳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中,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感叹道。
在谈到他攻读博士的经历时,他说:“让我感到更幸运的是,Stephen Furber教授成为了我的导师,他做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态度和精神一直影响了我。”Stephen Furber是新一代计算机界的先驱,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介绍道:“我的导师是BBC Micro(BBC Microcomputer system)和ARM 32位 RISC微处理器的设计人之一。ARM处理器的应用很广泛,苹果手机就是一个最典型、使用最广泛的案列。”
希望在南科大培养独立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学生
“那是1998年,完成学业后,我走上了短暂的学术之路。”他说。
从伯明翰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短短几年时间,西奥多罗普洛斯完成了从讲师到教授的跨越,这期间他一直专注于大数据、认知计算、社交运算数字人文等领域。2011年,他又进入了IBM成为一名高级科学家,也担任了杜伦大学教授启动网络安全、大数据、认知计算、高性能计算机等项目。他所研究的领域正是目前计算机科学与商业接轨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在当今中国的集中表现即为“互联网+”模式。
“南科大是我的新一站。”在回顾了他的几段科研经历后,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自豪地说道。
随着南科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国际学术圈对它逐渐形成一个共有的印象:一所致力于中国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高校、一所聚集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府、一个创造国际一流学术成果、推动科技应用、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我是通过学校的国际顶尖学者招聘计划了解并且被吸引来南科大的,适逢创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机遇,我就来了。”
“来到南科大我终于感受到了中国创新的新突破,不再是模仿,是真正的创新。”他表示:“南科大所在的城市——深圳——就是中国创新发展的缩影。通过推出行业政策和投入大量的资金,为新兴行业做导向,同时促进创新发展。深圳一再被称为‘中国硅谷’和‘全球创客乐园’不是意外,这里是聚集科研人员、设计师和制造者的高地,这里是科技巨头、全球创新领袖和企业家的乐园。对于一个计算机研究者来说,这里也是一个乐园。”
谈到在南科大的生活,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表示“非常满意和享受”。他说:“大学里的各种设施和服务都很完善。这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很高,不管是走在校园内,还是穿梭在这城市中,我感受不到有太大的隔阂。这里的双语服务做得很好,特别是在地铁里,即便我不会中文也不是问题。”
采访最后,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谈到了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他表示,在科学探索中,计算(Computing )的地位已和理论研究、实验三足鼎立,计算将会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包括社会人文类学科。他坚定地表示:“作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我们既要推动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要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我们要继续推进交叉学科研究和合作,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推进产业合作。我希望日后能加强和校内其他院系的沟通和合作,形成一个以‘创知、创智、创业’为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采访中,有一幕印象深刻。
我们当中有两名学生助手,分别是学习电子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学生在采访的空隙和教授聊他们的专业和最近做的项目。尽管学生们的英文表达还不太精准,但教授耐心地倾听着,并一一做记录。最后,教授再从计算分析和做模型的角度给学生提出针对性建议。高屋建瓴的回答使得学生们把他围得更紧了。由于采访时间有限,他欢迎学生们发邮件或之后来办公室继续探讨。
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在南科大除了做研究也担负培养本科生的重任。他说:“希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圳的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外篇:课堂里的西奥多罗普洛斯
采访结束后的一周,我们做了一个回访。
时间:某教学周的一个上午
地点:第一教学楼某阶梯教室
正在上课的是一群大三年级学生。小班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与老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他们正在上一门《并行与云计算》的专业选修课,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轻松地靠在前排桌子上,针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讨论。他的教学经验丰富,在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教学经历让他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扮演的不是听众,他鼓励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课间,我们与几位学生交谈,他们纷纷表示,感觉自己挺幸运的,能上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的课,并且接受全英文教学。“毕竟要和全球计算机行业接轨,能看懂文献、接受最新技术,使用英语学习能帮助我们快速融入到这个学科,未来也能更好地融入这个行业。”
西奥多罗普洛斯教授寄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这个专业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同学们要学会‘溯本追源、返璞归真’,不论学习什么编程语言还是技术,都不要忘了学习的目的。我们是为了给计算机做指令,命令其完成我们的指定任务。”
(感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和王丽萍同学对本文做出的贡献。)
文:夏莹莹
图:苏佳慧
设计: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