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赢得未来——郭雨蓉书记为全体新生上“开学第一课”
2018年09月02日 综合新闻

 

2018年9月2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郭雨蓉在开学典礼仪式后给在场的1801名新生(含研究生和留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这是南科大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开学第一天、全体新生共同上的“开学第一课”。

此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新赢得未来》。郭雨蓉用“创新的城市”、“创新的大学”、“创新的我们”三个篇章,为同学们介绍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南科大创建过程的艰辛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对2018级新生提出了殷切希望。

 

创新的城市

 

郭雨蓉结合自己过去30年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亲身经历,用生动的图片和详实的数据,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通过不断地开放、改革和创新,实现快速崛起的精彩历程。

郭雨蓉表示,深圳是一个有魔力的城市,从一个人口3万多的边陲小镇发展为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仅仅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深圳是一座有使命、有梦想的城市,创造了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奇迹。深圳的成功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彩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深圳的发展,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鲜活范本。

 

创新的大学

 

南科大是一所植入了深圳创新基因的大学,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郭雨蓉从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的关系说起,阐述了深圳市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她用六个“背后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述了南科大快速发展的动力与激情。

无论是“来之不易的校名”,还是“从一间办公室到九山一水的蜕变”;无论是“提前转正背后的努力”,还是“骑着摩托车去招生”,无论是“简陋的实验室和全能的教授”,还是“突破常规的学位点建设”,都记录和见证了南科大成长的艰辛和奋斗的历程。

她表示,南科大这几年的发展令人欣喜,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创建南科大这个想法,就是创新的,体现了深圳的敢想。其次,办学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体现了深圳的敢干。敢想敢干,加上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共同成就了南科大的辉煌。

 

创新的我们

 

 “我们最不应该辜负的就是这个时代。”郭雨蓉从千禧一代的成长经历谈到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从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兴事件敲响的警钟,谈到南科大的使命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衷。

她指出,在南科大,有一群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的好老师、好学生,并分享了他们在南科大奋斗的故事。

她表示,作为富有朝气、富有梦想的青年一代,同学们是“天降大任”的强国一代。希望同学们在新的征途中,秉持和发扬深圳敢为天下先、创新不止步的城市精神和南科大的创校精神,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气质的一代新人,用创新赢得未来!

郭雨蓉精彩的讲述赢得了现场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生们纷纷表示,“这节课太有意义了!”树仁书院新生王国羽表示:“第一课让我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圳是一所创新性城市,南科更是一所创新性大学。”致新书院新生邱学男表示:“听了书记上的第一课,了解到深圳从一个边陲小城在短短的四十年以深圳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南科大也是这样一个在逆境中快速成长的学校,它和深圳一同成长,也都必将成为中国以及世界闪耀的星。来到深圳,成为南科学子,我们也会肩负让南科大壮大的使命。”


学生们认真听讲

据了解,本次“开学第一课”是郭雨蓉亲自领衔和指导的暑期“书记项目”,希望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培育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在校内开展了师生座谈会、一起读经典、书记上党课等多种活动,还组织学生参观改革开放40年展览,奔赴三北防护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担当更重要的社会角色,引导广大学生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南科大人。讲课现场还播放了此次活动的专题记录片。

 

文字:马东梅 余引 童小晋

图片:苏佳慧、王凯强 、张晓燕、张皓帆、董行、肖林婷、徐海文、王辛元、陈乾、汪至圆、温林举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