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在2018年9月10日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推出“南科大优秀教师系列报道”,展现一直以来为学校发展默默耕耘、辛勤付出的优秀教职工风采。他们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校精神,不断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人生和事业的精彩华章,正是因为有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南科大人的奋力拼搏,才有了南科大日新月异的跨越发展。
心之所属 一以贯之——杰出教学奖获得者程春的教育思考与实践
走进南科大慧园1栋3楼的会议室时已接近晌午时分,程春正在与课题组成员专心致志地讨论项目进展和前存在问题,给每一位课题组成员详细的指导,文献怎么查阅、报告怎么写、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因为课题组有外籍学生,程春中英双语熟练切换,他的脸上是热情温暖的微笑,显示着一名教师的耐心与细致,而眼里不时透出的严肃,又显示出学者特有的严谨与睿智。在随后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程春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南科大教师的教育心得与感受,特别重点地谈了他眼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他身上,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名青年学者对于南科大的信任与厚望,一名教师对南科大学子们无比深沉的爱。
讨论现场
程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金秋九月,程春获得南科大2018年度杰出教学奖殊荣,而在广东省庆祝2018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他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两份沉甸甸的荣誉,让程春在感到肯定和鼓励的同时,倍感身上的责任之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漫漫而修远,我一直在路上,也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程春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理想与思索
2013年6月1日,这一天是儿童节,程春实现了埋藏心中已久的夙愿: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那一天,他高兴得像个孩子。程春回忆说:“我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时就经常来深圳,对这个城市有着特殊的好感,她的活力、创新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让我心生向往。早就决定要来深圳发展。在得知正在创建中的南科大招贤纳士的消息,我立即就投了简历,这是我毕业之际投出的唯一一份简历。”
“南科大从创建之初,就承担起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这与我的教育理想不谋而合。在华中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求是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就在我心中播种了教育的理想,南科大的务实精神和创新理念非常符合我的理想。”
虽然心有所属,一开始却未见回应,程春去了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却在飞往美国之后拿到了南科大的offer。他告诉自己也告诉校方,待学成归来仍赴南科大任教,这是他一直的愿望,也是他坚定不移的方向。他要把更好的自己,呈现给南科大,也奉献给自己的教育理想。两年之后,他以副教授的身份加入南科大,成为材料系的八位创系教授之一。
程春入校初期,也是南科大创建初期,对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为什么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充满了热情,同时也充满了疑惑。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从日常教学里他得到一些初步的启发,他还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并积极投入学校的招生工作,在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南科大理念的过程中,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也在他心中渐渐清晰,并与南科大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无缝对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学生。
目标一旦在心里勾勒清晰,便成为程春的心之所属,并在日常教学与科研实践活动中心无旁骛地一以贯之。
程春为同学们作讲解
实践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解释,所谓创新型人才,是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为当前和未来国家发展大量和迫切需要。
程春结合自己求学的经历,比较了内地高校、香港高校、美国高校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他认为,在内地,包括国家基地班、北大元培学院、清华新雅书院、浙大竺可桢学院、复旦复旦学院等在内,在精英教育方面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着力为学生提供教学、师资、环境、奖学金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在香港,精英教育在于培养“企业家精神”,鼓励学生创业,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在美国,“研究为本的学习”成为标准,重视研讨法和研究性学习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又互相融通,在南科大教育模式上,都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所以说南科大是立足于中国特色实际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大学。
在教学实践中,程春认为,只要认准培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扎实稳步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能一步一步接近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
学校在创新,作为教师,程春也在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工作。他认为,成功的教书育人,是和学生教学相长。目前作为生活导师,程春带了9个学生,作为学术导师,他还带了5个学生,并为大二学生开设了材料系的基础课程《晶体学》。在带学生的过程中,他会让同学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他的授课与同学们的学习都是开放式的,从课程内容而言,他会结合研究实例,为同学们提供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进展;从教学方式上,他会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学习和开展讨论,在碰撞思想、交流所得、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有所获,并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他还让学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专业知识做到“读得懂,讲得出,演得了,答得来,出得题”。为了丰富教学手段,他还引入了电子课堂,方便同学们课下进行测试和虚拟实践,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程春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灌输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育人创新与实践下,程春成为了致仁书院的王牌导师,是学生们欢迎和信任的老师和朋友,他带的学生,在校表现优异,德智体、科研方面全面发展,并连续三年产生了年度十佳优秀毕业生。他还把自己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经验用于招生工作,把招生工作变成向优秀学子、家长以及社会普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契机,建立“南科大考生家长群”,服务考生及家长逾10万,不仅为学校招生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更把南科大的育人理念向更广泛的范围传播、根植。
实验室现场指导
责任与担当
作为导师,程春给每一位同学量身定做了一套大学规划,并在毕业季对他们的未来规划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建议。程春认为,人生很长,在每个阶段要扮演不同角色,但是最关键的学习成长阶段也就是大学这段时间。南科大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科研资源,作为南科大学生,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机会,趁自己在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纪,尽可能地吸收知识、扩宽视野、积累经验。他说,年轻人的眼光一定要长远,不要盯着一些世俗的利益。树远大抱负,立高远之志,这样才能有动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正掌握本领,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才能不负所学,成为一个真正担得起责任的人。
教育学生如此,带领学生做科研亦是如此。产学研结合,将所学用于服务社会,是程春课题组追求的目标。目前程春课题组研究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就是为了在全球性化石能源日益耗尽、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今天,满足开发和广泛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
程春表示,对于中国这样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巨大,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的大国,清洁可再生能源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太阳能由于具有几乎无限可取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被认为是人类能源使用的最终解决方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材料,兼备了第一代太阳能电池高转换效率,第二代电池柔性和薄膜化,第三代电池低成本卷到卷印刷制备的优点,是最有可能为整个太阳能电池产业带来革命性发展和技术性突破的新一代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
以尽早实现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化为主要目标,程春课题组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系统进行全面研发,旨在开发出以“随插随贴即可用”的柔性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电薄膜为拳头产品的系列钙钛矿薄膜电池产品,做到人人能够安装,随时随地使用,实现光伏发电应用的社会化。程春透露,将在年底成立一个专门生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公司,届时将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参与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会。
在以科研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之下,程春带出的学生,十余人发表了SCI论文14篇,并获多个大学生科研项目,如创新创业计划、攀登计划和创客项目计划等。
程春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每一位南科大教职工和学子们共同的探索和努力,只有我们把心朝向同一个目标,才能把力量拧成一股劲儿,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想和目标。
文字:刘卉
图片: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