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专题报道(2): 一流理工科大学须协调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2018年10月13日 综合新闻

2018年10月12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机遇与挑战: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以“跨学科视野下的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设置了分论坛,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社会科学中心主任周永明主持分论坛。

活动现场

 

通识教育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成为这一分论坛的热议话题,与会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识教育重在人的自我完善,开阔视野和格局,培养思辨能力和创造精神,形成文化上的自觉意识。大学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夯实通识教育的基础,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捷分析了当前博雅教育的主流趋势,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础,人文和艺术在构建博雅教育的核心,在塑造专业领域如工程和自然科学等的技能和知识学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强调,在发展通识教育的同时,应该发展通能教育,包括可以转换的通用技能、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协作。他还认为,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有接近85%的内容重叠,重叠的部分主要涵盖了眼界、价值观和技能三部分,这是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另外15%的未重叠部分,则由各大院校根据自身特色扩充和发展出的特色教育。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重点谈了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实践与思考,他结合浙江大学通识教育所包含的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科技创新、艺术审美、生命探索以及博雅技艺等方面的“6+1”课程设置实例,指出推进通识教育旨在实现“通”、“专”、“跨”的联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达到“健全心智、培育理性、提升境界”的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南科大社会科学中心教授王晓葵从文化记忆嵌入的角度谈了大学通识教育,用大量丰富的图片和事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什么是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文化记忆概念的导入,可以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的社会观察能力,同时对人类社会围绕记忆保存的复杂的力学关系有所理解。

发言代表

 

科学与人文交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进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所特有的两种精神。围绕科学与人文这两大人类重要的文化类型,与会专家们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两大文化、两种精神既互相区别又相互关联,它们的交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黄树民着重探讨了如何跨越人文与科学的分野。他从高等教育要博还是要精、現代人的素养、思与辩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了什么是博雅教育,从儒家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分析了博雅教育的历史源流,并以美国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制度以及台湾大学的博雅教育为例,介绍了在教育中融合人文与科技的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考古加拿大研究讲座教授荆志淳以考古学为例,分析了他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三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他以考古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为切入点,围绕考古在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建立、文字的衍生以及宗教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指出考古学必须是同时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三个方面的学科,有力论证了三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书元讲述了关于科学的艺术化生存的几个问题。他从当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对科技的反思、鲍德里亚对技术的批判,探讨了当代科技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甚至危机,他认为,这些问题都可归结为艺术在科学思维中的缺位,因此科学的艺术化生存成为摆在科学家乃至当前整体的科学教育系统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人文教育要打破过于实用的现实教育弊端

参加论坛的专家们虽然观念和论点各有侧重,但大家普遍认为,理工科大学要真正成为一所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重视并协调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其必经之路。

周永明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南科大社会科学中心的思路、定位、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享了社科中心近年来在文化遗产实验室、成立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认为,现代一流科技类大学,承载着培养既专业精湛、技能娴熟,又素养全面、博学多识,富有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对理工科学生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训练,是达成此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南科大的人文社科教育,就是要构建高水平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全校师生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熏陶。

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人文学院哲学系)执行主任潘立勇教授则描绘了一种自在和自由的人文境界。他认为,休闲和审美的定义是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人在自在的状态、自由的环境、自得的情况下,才更有可能发现美。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对美的追求,如果没有摆脱功利性的状态,是很难有创造的。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是打破过于实用的现实教育的弊端,提倡休闲审美教育,让他们拥有休闲的心灵,审美的眼光,促进创新思维的开拓与发展。

 

文字:刘卉 曾晓芬

图片:王凯强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