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专题报道(4):融合艺术思维与创新科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8年10月13日 综合新闻

融合艺术思维与创新科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0月12日下午, “机遇与挑战: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建设高峰论坛”第四分论坛设定主题“边界与探索-多维度的科学与艺术”,来自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台湾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音乐学院 、厦门集美大学及路德维希博物馆等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论坛现场

南科大艺术中心主任毕宝仪作开篇报告,她以“打开学科的藩篱”为主题,阐述了现代社会中建设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应遵循的发展思路,即以“艺术通识教育+特色艺术研究+品牌校园文化”的模式,打破学科间的隔断,打开学科的藩篱,探索科学工程领域与视觉表演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

                                                                                                           与会专家作报告

随后,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教授周龙作了主题为“传统与创新:一个基于传奇故事的创新戏剧”的报告。他认为永不停止的音乐创作能够让人类共享不同文化,以此增进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他提到自己很多创作灵感都来源于中国文化,把特有的中国元素合理运用,并在色彩、材料上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能使艺术创作工作更具有科学创新性和挑战性。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许素朱作“当科技遇到艺术——台湾清华大学跨域创新教育的蔚蓝实践”的主题报告。在破坏式创新、跨领域整合的新时代,应该如何培育未来科技艺术跨域的人才?她分享了台湾清华大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蓝海策略”——学校结合物联网与交互公共艺术,积极让科技艺术在校园的开放空间碰撞,让校园大数据被赏析、被讨论;让创客原型培力无所不在,让跨领域合作被激发、被运用 。“蓝海策略”的目标期望是让科技艺术碰撞产生的美感与创意能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生活中,达到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所言的“越前瞻的科学,越接近艺术;越先进的艺术,越接近科学。”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韩宝强阐述了心理物理学、音乐声学和乐器学等学科的演进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他认为所有艺术都离不开科技支持,因为艺术创作需要工具,而工具本身就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韩宝强以当代音乐艺术所依赖的音乐科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为例,阐述了学科创新对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艺术与科学融合存在的障碍,他提出解决办法是:以学科交叉实现快速学科创新。与学科演进相比,非常适合当代发展需求的学科交叉可以迅速实现学科创新,但对研究者而言,这就意味着需要具备较强的跨学科能力和科学、宽松的教育科研环境。

厦门集美大学教授臧艺兵作“让美走在自由前面”的主题报告,他阐述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科学探索和美学沉思,人类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人类感知这个万古长青世界的两条道路。他从“人的美感实践,不仅带给生命最理想的生存状态,也启迪着人类洞悉宇宙的无限奥秘”,“人类没有美的引领,就不会有深邃的洞见,更不会实现生命与时空的通达”等命题出发,结合具体的经验事实,阐述了审美活动对于当下人类生活,特别是对于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和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深刻意义。

本场分论坛会议探讨了创造新的艺术、发掘科学和技术的相互关联,探索艺术与科学相互交流的模式等问题。南科大未来将不断探索理工科大学中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通过艺术思维与创新科技的融合,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广阔思想的科学家,为建设一流理工科大学的一流美育艺术教育和培养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助力。

 

 

文字:程雯璟

图片:肖林婷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