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名考古学家相聚南科大研讨“中国古史传说的传说时代”
2018年12月13日 综合新闻

近日,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主办的“中国古史传说的考古学观察工作坊”在南科大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澳门大学、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及南方科技大学等10家单位的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古史传说的考古学观察”主题展开讨论。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现场

李凤亮致辞

李凤亮对工作坊的举行表示祝贺,并对此次会议的议题、小而精的组织形式以及聚集国内外一线考古学家表示赞赏。

工作坊定位为“直面问题、思想碰撞”。过去二十年间,将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联系,常常会被贴上“民族主义”、“证史倾向”或“学术不严谨”等标签。此次会议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打消这种顾虑。学者们认为,真正的科学精神,既要实事求是,也要探索问题。二者不可偏废。

司马迁撰《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但众多史学家认为“五帝”不可信、不可证。过去三十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发现多座距今4000年前后的大型古城。部分城址的地点恰与文献所载“五帝”的活动地域相合。这是否意味着曾经被视为“传说时代”的五帝故事真实存在呢?

与会考古学家多是来自全国各地主持大型古城发掘工作的一线学者,或是近年致力于先史考古的学术专家。会上,专家学者针对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出土文献中有关“早期中国”、“古史传说”等内容发表了深刻见解,并分享了有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多数学者认为,包括尧、舜、禹在内的中国“古史传说”多有可信之处,可证或部分可证。有学者提出,先秦古籍《尚书 尧典》有关尧帝的记载、《华阳国志》有关古蜀国的记载,在考古学中均有迹可寻。

此次封闭式学术工作坊受到高度评价,大家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体现了高度的学术敏感性,以及南科大敢于攻坚克难的学术精神。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前院长李伯谦说:“南科大作为理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举办此次工作坊意义深远。期待南科大在文化遗产领域发展出一条独特的道路。”

李伯谦讲话

 

供稿:社会科学中心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