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24日,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27位学者齐聚南科大,参加由南科大社会科学中心举办的“陶瓷考古:手工业实践、技术选择、社会网络与文化交流”项目研究设计讨论会。
会议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以及山东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学者参加会议。与会学者均为古代陶瓷尤其是早期陶器研究领域的一线学者,且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力。会议议题涵盖出土材料及相关研究的梳理回顾,陶瓷制作技术、风格形制、成分分析及其背后的生产组织、文化交流、社会记忆,民族考古学调查、实验考古等具体方法的实施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对策探讨及未来展望等,为陶瓷考古研究网络的设计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陶器作为古代人类最常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是新石器时代以降,考古发掘、调查涉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材料,陶器及其组合往往是研究考古学文化编年与断代、判断人类族群、探索族群间交往与融合等问题的基本工具。中国考古学中陶器类型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以地层学和陶器类型学为基础,建立了各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其他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及其时空框架,并探讨一系列重大学术课题,包括农业起源、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区域文化时空分布系统、各地区文化的交互作用等。
“陶瓷考古:手工业实践、技术选择、社会网络与文化交流”是南科大社科中心在建设一流学科背景下提出的海上丝路、南方丝绸之路跨区域文化交流研究的主要课题。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学术研究网络,研究古代陶器技术及其相关的前沿性学术问题,探讨手工业生产和消费的具体实践、不同文化和时代的技术选择与风格,以及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
供稿:社会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