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特色思政课第七讲 陈跃红畅谈“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
2019年04月07日 综合新闻

2019年4月4日下午,我校“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特色思政课第七讲在图书馆110报告厅开讲。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陈跃红带来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的讲座,畅谈他关于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关系的思考。

陈跃红作报告

陈跃红在讲座中谈到,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它与人文科学在内容、伦理、创新三个层面相遇,构成了新时代的文化表征。

从内容层面看,AI作为一种“程序”、一种智能平台、一类智能化虚拟空间,需要人文去赋予它“内容”——譬如微信、新闻、游戏、棋牌、图像、诗歌、小说、影视和各种短视频等等。无论AI+或者+AI都必须要“+”了之后,才有价值。

讲座现场

从伦理层面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从事的工作从伦理、法律、美学和意义的正当性等方面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严峻的命题。陈跃红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表达了对人工智能中算法与程序应用的担忧:所谓“数据为王”,“数据知本家”、“算法寡头”的出现,很可能会使得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差序格局、丰富性、个性化逐渐消失。

从创新的层面看,人文知识的视野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资本和生产力要素,甚至可以说,它是比真金白银更有份量的资本。从苹果与诺基亚的成与败,到华为的后来居上,从撒切尔夫人在下院演讲中说到的英语作为重要生产力要素到莎士比亚、哈利波特成为全球热门IP,再到刚刚上映不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的票房和产值,陈跃红表示,人文知识所展现出来的创意正是为AI时代创造“文化财”的关键所在。

讲座现场

陈跃红还通过人工智能介入文学创作的具体实例向在场的师生分享了数位写作机器人参与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故事。陈跃红当场深情地朗诵了机器人“微软小冰”创作的诗歌——“青蛙儿正在远远的浅水,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

智能时代要求我们要有文理兼通的知识与创新的思维,陈跃红谈到,眼下众多AI和人文领域的创新成果,都是人工智能与人文深度连接合作的结果,是计算机科学家、神经网络专家、深度学习和算法高手、计算语言学家、作家、诗人、记者、编辑、古典文学学者、历史和哲学家等通力合作的结果。陈跃红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走向AI与人文融合的新时代,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一代人。

王德军为陈跃红颁发证书

讲座结束后,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王德军为陈跃红颁发了“现代科技与家国情怀”南科大特色思政课首批授课教授证书。

文字:赵璐

图片:曹若骁 周倩玮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