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中旬,我校图书馆及教授会与深圳图书馆合作开展科普实践活动。教授们走进深圳图书馆,为市民带来了“神奇的纳米材料”和“走进恐龙世界”两场科普课。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传飞主讲的“神奇的纳米材料”科普课,向参与的小朋友们介绍了与大众熟悉的宏观世界完全不同的纳米世界。
通过特殊的科学仪器,人们得以一窥纳米世界的真面目,观察其中神奇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自然界的许多生物非常会利用纳米原理“改造”自己的身体。比如荷叶的表面属于纳米疏水结构,上面有水滴滚来滚去,却不会被沾湿;水黾的脚也存在纳米结构,使其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行走。纳米结构还会改变物质的光学特性。比如,蝴蝶的斑斓色彩并不是染料造成的,而是通过其纳米结构产生的。
郭传飞在“神奇的纳米材料”科普课上
通过这堂科普课,小朋友们不仅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纳米原理,更了解到有许多行业正在利用这些原理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纳米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高性能润滑油、纳米机器人、污水处理、量子通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除了纳米世界,神秘的恐龙同样让小朋友们十分着迷。我校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青松主讲的“走进恐龙世界”科普课,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段遥远的地球历史。
地球生物已经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演化历史。从晚三叠纪起至白垩纪末,恐龙走完了大约1.5亿年的演化历程,而人类的演化时间仅过去了几百万年。通过系统研究,科学家逐渐揭开了恐龙的神秘面纱,梳理出了恐龙的演化脉络。小朋友们在感叹之余,也增强了珍惜生存环境的意识。
刘青松在“走进恐龙世界”科普课上
据深圳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反馈,陪同小朋友参加活动的家长等听众纷纷点赞南科大教授科普课选择的主题、讲解的内容及现场表现。
大学和城市之间彼此依存、和谐共生、相互促进。城市培育大学,大学助推引领城市。南科大高度重视与城市的互动和科技文化的传播。南科大校长陈十一认为,高校的发展与文化引领传播必须跟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大众科技认识的提升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南科大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2016年起,南科大的教授们就在校园内发起了“南方科普大讲堂”,前来聆听的多为校内及周边中小学和社区的青少年儿童,目前已经有多位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大咖等主讲了60余场报告。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方科普大讲堂”日臻成熟,逐渐成为南科大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特色品牌。
小朋友们和家长们认真听科普课
在科学文化传播上,南科大正在探索大学与中小学科普对接的新模式:教授走进课堂,并陪伴小朋友开展暑期游学活动;小朋友走进大学,走进教授们的实验室,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幼小的心灵。南科大还成立了本科生的科协组织,鼓励大学生们也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此外,南科大各单位正联手发起《十万个高科技为什么》科普专题书籍编撰行动,该行动也被学校确立为2019年度15件文化实事之一。
文字:苗雪宁、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