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春特稿】学科布局再上层楼,努力建设科研创新高地
2021年02月18日 专题报道

2020年,南科大学术成果科研成果产出创历年新高,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学科布局日趋完善,学术氛围愈加浓郁,在论文发表、科研立项、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亮眼成绩。学校以创知推动创新,正在国内外的学术领域发挥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以一流学术成果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新春特稿1.jpg


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科研立项获批创新高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石。学校始终坚持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将学科建设为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瞄准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双区”发展重大需求,以学科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凝练学科方向为抓手,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走出一条从零起步、高起点建设、高标准发展的学科建设之路。2020年,南科大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创意设计学院、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医学神经科学系、药理学系、人类细胞生物和遗传学系、信息系统与管理工程系、生物化学系等多个院系,多个学科排名表现突出,新增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我校获准建设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深圳应用数学中心。

 学校学院构架图.png

学校学院构架图

目前,学校设置8个二级学院,下设28个系(院)、中心,此外,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体育中心等2个独立教学单位。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网发布“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21”,我校学科排名表现突出:生命科学位列中国内地第9,工程与技术、理学位列中国内地11,计算机科学位列中国内地第14……目前,南科大有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4‰(ESI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和大学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仪式.png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仪式

2020年12月4日,生命科学学院揭牌正式成立。南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生命科学学院将统筹我校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在原生物系基础上,拟建设不少于五个系所,包括生物系、免疫与微生物研究所、系统生物学系、化学生物学系、神经生物学系,并将在建设传统生物学方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特点,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将传统的生命科学领域揉合到跨学科交叉研究系或中心,促进新技术开发应用,迎接生命科学定量化、大数据化、多维度、多尺度等特点。

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仪式.png

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仪式

2020年12月20日,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启动建设工作会议暨数学中心揭牌仪式在南科大召开。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首批十三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也是深圳市第一个国家级数学中心。中心负责人是我校代理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方复全。中心以攻坚国家重大需求为主要宗旨,瞄准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卡脖子问题,集中突破数学学科的应用与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服务相互衔接的应用科学技术中心。

2020年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凸显了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2020年11月21日,南科大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揭牌。学院由我校代理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顾东风牵头,将围绕新时期公共卫生健康与应急管理目标,探索“医教研用”共建和融合的创新机制,促进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公共卫生领域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助力健康深圳、健康中国建设。

2020年春天,南方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代码100201KH)、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代码120108T)两个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核予以备案。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获批,以及相关教育合作的开展,标志着南科大探索建设新医科,发展世界一流的医学教育迈出了关键一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我校建设的第一个管理学学位专业。该专业的获批,标志着我校的本科专业门类得到进一步扩大。此外,我校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报送的“新工科通专融合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专业结构改革项目。

2020年度学校科研工作在项目立项数、大型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其中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

2020年我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87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7项,立项206项,项目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数十几个百分点。获批2项杰青、4项优青和11项重点级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获批6项,获批数量创历史新高。申请科技部项目71项,立项29项。我校牵头获批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次获批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的中德合作项目1项。物理系副教授刘奇航作为项目首席获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为我校获批的首个青年科学家项目, 也是深圳市单位牵头获批的首个“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项目。

2020年我校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建设项目共计34项。获批“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我校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平台新增“粤港澳数据驱动下的流体力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为我校第2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市级平台建设中,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项目概算获得正式批复。

 

源头创新有突破,高水平学术成果涌现

2020年,我校科研成果全面开花,在重要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0年,学校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4240余篇,较2019年增加55%,其中SCI、EI收录3748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19篇。2020年,南科大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201.54(数据区间: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世界大学排名第52位,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14位,与2015年相比,实现了49位的提升。

刘玮书团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png

刘玮书团队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刘玮书团队在离子型室温热电材料上获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发表在顶级期刊《科学》。生物系讲席教授郭红卫课题组在植物小RNA领域的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发表在《自然》。化学系讲席教授、中科院院士杨学明团队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论文发表在《科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俞大鹏在超大尺寸单晶金属箔库的制备领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论文发表在《自然》。生物系高级研究学者李婉秋在《自然》杂志刊文揭示NSD家族蛋白甲基化核小体H3K36的分子机制。物理系副教授林君浩课题组在非晶态材料中取得关键性突破,成功在低维极限下合成出单层非晶碳材料,并首次在原子尺度下准确测定了该单层非晶碳材料的原子结构,在实空间下计算出其长程无序性的径向分布函数,论文发表在《自然》上。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报道分离得到的高活性中和抗体,为开发新冠病毒临床干预抗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金大勇合作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综述展望,概述了历年来不同类发光纳米材料在单颗粒层面的光谱学研究进展,回顾了从单颗粒光谱学技术中获得的新启发,展望了推进下一代单颗粒光谱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郑焰应邀在《科学》发表评述文章,讨论饮用水砷暴露的人体健康影响最新进展及世界各国饮用水砷标准差异。杨学明和化学系助理教授杨天罡应邀在《科学》杂志发表评述文章,讨论趋近绝对零度的原子与分子碰撞过程中量子散射共振研究的进展……

 

学术氛围愈加浓郁,打造南方学术交流高地

繁荣的学术文化是研究型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的软环境。2020年,南科大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年线上线下举行800余场学术会议和论坛,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又一场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学术交流活动.png

学术交流活动

其中理工科讲堂讲座论坛近700场,哲学人文社科讲堂讲座论坛160余场。80余位院士在线上线下为师生作学术报告,带来精彩学术分享。

国际华人骨科高峰论坛,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高端论坛,量子信息物理南方高峰论坛,全国首届前沿交叉学科论坛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全国流体力学大会,统计与数据科学国际前沿论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知识产权证券化与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论坛,大湾区公共卫生与健康中国论坛,中青年微生物学者交叉论坛,大湾区柔性电子论坛,生物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有机光电功能材料高峰论坛,全球智慧教育大会“ICT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各类国际国内一流学术交流研讨会、论坛在南科大举行,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深入研讨分享,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新发展。

 此外,以南科大讲堂为代表的高层次讲座报告也是南科大学习生活的日常。饶子和、王赤、郑泉水、DeLong、杨宝峰等数十位院士,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钢琴大师郎朗等文化名家纷纷走进南科大带来前沿学术报告,为师生带来新启迪。

2021年,站在新一个十年发展的新起点上,我校将继续为科技创新营造“源头活水”,为国家战略勇立时代潮头,努力发挥“双区”创新引擎作用,坚持推动源头创新,进一步打造科研高地。

 

文字:吴一敏、劳湘雯、郑富星、李思颖

资料来源:科研部

编辑:劳湘雯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