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海平领衔完成的“碳链与金属的螯合化学”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碳-金属键的形成是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核心。夏海平团队专注于碳-金属键构筑这一重要科学问题。创造性地用碳链去螯合金属,不断挑战在金属赤道平面上构筑碳-金属键数量的极限、挑战卡拜碳的键角纪录、突破Hückel规则,揭示了“芳香性突变”,证实了1958年Craig发表于nature的理论预测,建立并命名了进入国际经典教科书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其中long是龙的汉语拼音)”,已有6种“碳龙试剂”进入试剂目录销售。该项目早期成果曾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夏海平教授
杨烽参与完成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催化合成”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单壁碳纳米管在信息、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该团队发展了一系列合成单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体系,提出了基于催化剂设计的单一手性纳米管生长策略,为困扰领域内二十年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杨烽(左一)
供稿:科研部
编辑:朱增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