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师生“云端”相聚 线上教学相长
2022年03月11日 教学新闻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工程学导论》正式“上线”,这门面向全体大一同学的通识类课程授课教师包括4位院士、5位系主任,“大咖”云集的阵容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当前,深圳市出现多点散发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南科大始终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的总体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构筑好校园疫情防控和安全防线。在教学方面,学校制定具体授课方案,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授课效果等质等效。

标准不降低: 学习内容一样也不少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南科大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学期教学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在授课计划制定、课表安排、教师备课、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有力保障了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据统计,2022年春季学期,全校共有2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其中,本科生课程594门(含954个教学班),共计25281人次选课。研究生课程235门(含304个教学班),共计7107人次选课。这也是继2020年之后,学校第二次大规模实施“云课堂”。

1.jpg

任欢老师进行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如何开展,才能确保同学们不走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南方科技大学多位教师创新授课模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医学院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欢在讲授《生物医学基础课程》时,穿插5-6个TBL(team based learning)环节,每次时长两个小时,针对阶段性所学知识,结合当前医学和生命科学科研实践,展开以小组为中心的复习讨论。TBL由小组长组织,小组长、授课老师、助教和小组成员课前开会讨论内容主题,课下分工整理资料头脑风暴,课上进行汇报。TBL小组形式多样,有表演式,拟人化编排,情景剧,还有视频播放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收益,既能激发大家兴趣、提升学习深度,也让同学们巩固了所学知识。

“Changes in composition of non living earth environment是我们组本次的TBL主题,在汇报中,我们结合多部纪录片,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原始海洋的诞生条件,生命起源等诸多问题。”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淡晨晨同学说。在疫情期间,淡晨晨和同班的组员彭译漫、赵鹏程、胡钧淇、陈芊慧一同带来了以“地球非生物环境组成变迁及生物资源管理和应用”为主题的精彩汇报。他们以“change”为线索,追溯原始的细胞生成条件与原始的生物化学成分,从源头上寻找生物医学所学习的内容根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准备的过程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修改完善,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彼此友谊。

实验课程“云课堂”:录播也有新花样

生物学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许多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学习。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室承担了该院本科教学中的实验课程部分。春季学期开学前,教学实验室的老师们就在思考如何在“云课堂”里向同学们上好实验操作课。

2.jpg

录播实验操作

最初,教学实验室的老师们尝试直播上课,在课上先讲授理论部分,并通过视频进行部分重难点实验操作,课后将实验操作视频提交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反复观看。“直播课程偶尔会因为同学们家里网络原因出现卡顿情况,学生们反馈不是十分顺畅。”负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马小英老师介绍。

于是,与学生商量并征得学校同意后,她们进行了首次录播课程。马小英老师介绍:“我们会在讲课中间设置一些提问,留3分钟时间,要求同学们在QQ群里回答问题;也会在一个知识点结束后,请同学们在群里签到,例如在群里发送学号的最后一位数字签到,有的同学没跟上可能就会奇怪为什么大家发送的数字都不一样。”生物系2020级本科生张杨洋表示:“虽然是录播视频,但是视频里面老师讲到某个点就会提一些问题,要求同学们在QQ群里面回答,这样能保持一定的互动性,让老师掌握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也是一种有趣的签到方式;如果有同学答错了,老师能在群里及时指出。在公布答案之前,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还可以相互讨论。”

课程安排更丰富:专业+通识+心理健康 

3.jpg

Mark Hopwood 副教授为学生授课

疫情期间,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水生微生物培养实验高级讲习课程照常进行。Mark Hopwood 副教授为学生讲解了水生微生物培养实验在实际户外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何通过严谨的操作最大程度地避免由外界干扰与实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

4.jpg

邓巍巍教授在线授课

《界面现象》是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讲的一门课程。邓老师在“云课”上坚持写手板书,希望同学们在老师下笔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每个知识点。他引用Benjamin Franklin的语录告诫大家:“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当然啦,写板书不仅有利于大家吸收这门课的知识,在讲台上走走停停抄抄写写对我也是一种身体锻炼”,邓老师打趣道。除此之外,课程还设置了多个小实验,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以致用。

除了专业课程,通识教育也是丰富多彩。人文科学中心精心准备了24门人文通识课程。科幻文学、诗词歌赋、世界历史、哲学思想......从古代到未来,打通学科壁垒,在多样的人文课堂上,探索出新世界;社会科学中心共开设18门社科通识选修课程。涵盖政治学、人类学、文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文地理、考古学等社会科学的概论性课程以及部分专题研究;艺术中心为同学们准备了共22门(29个班)精彩的艺术通识课,汇聚了更多的艺术大咖、更深的文化内涵、更丰富的艺术实践……

校园培训及讲座也百花齐放。南科大语言中心春季学期教职工第二外语课堂全面开讲。本学期除了开设法、德、日、西四个语种的基础课程外,还特别新增了法语进阶班,满足部分教职工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的需求;校工会举办了心理线上微课《提高心理免疫,净化情绪雾霾》,邀请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冯磊为全校师生授课;学生心理成长中心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身心医学科主任医师位照国为全校师生开展关于“如何自助减压”的讲座,邀请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娜开展关于“改善睡眠质量,调节身心健康”的讲座,等等。

5.jpg

郭心舟在上网课

物理系2020级本科生郭心舟表示,通过云课堂,切身体会到现代科技为教育和课堂所创造的无限可能。无论是直播时与老师的交流问答,还是反复看回放录像中有疑惑的部分,都感受到远超传统课堂的灵活与便捷。戴上耳机,登录直播平台,与成百上千的南科大同学,在同一时间面对着屏幕,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虽然无法面对彼此,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团结,比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对于知识的共同追求。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2019级本科生李浩琪(现在美国伯克利交流)表示,南科大的“云课堂”,让我同时上两个学校课程的设想成为了现实。南科大在疫情期间进行网课教学,虽然让我有机会上到自己想参加的课程,但我更希望网课的日子早点结束,深圳的疫情早点过去。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期待在不久后的将来大家重新回到课堂里一起快乐上课。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2021级研究生黄承丞表示,南科大的“云课堂”已不仅仅局限于作为应对疫情的调整手段,而是成了科学的新型教育方式。课件更仔细,板书方式更多样,还有blackboard系统提供教学资源管理和录像回放,这些有效助益了学生们的线上学习。尽管不能面对面交流,但是课堂的参与感不减反增,缩短了我们与知识之间的距离。

 

 

文/图:许馨文 伍渊 廖丹 付文卿 黄惠婧 颜莎 何馥伶 杨雪

编辑:张璞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