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南科大全力做好“双统筹”: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
2022年03月25日 媒体 浏览量 :

2022年3月24日,《深圳特区报》报道了我校在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全力做好“双统筹”的情况,全文转载如下:

3月15日,英国医学总会正式将南科大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列入其授权授予英国临床医学学位新机构名单。联合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将可取得英国医学总会认可的临床医学学位,成为通行世界的拔尖创新医学人才。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进入该名单。

面对近期深圳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南方科技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在构筑好校园安全防线的同时,学校科研教学工作同样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科研”的总体部署,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精准防控牢牢筑起安全“防护墙”

“关键时刻冲在先,越是艰难越向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立即行动起来,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中争做模范、勇当标杆,用疫情防控的扎实成效体现对党的赤胆忠诚,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坚决守护好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27日,中共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向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动员令。新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李凤亮、校长薛其坤分别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作出相关安排部署。学校还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政策精神,通报学校近期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再次部署相关工作。

学校第一时间建立在校人员台账,严格从疫情防控细节入手,全面排查疫情防控风险点,连夜配合疾控中心进行全方位消杀,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和广大师生安宁;并推出“疫情管控期间行政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指引”,采取业务线上咨询办理+线下预约办理模式,方便在校师生办理各类行政业务。

IMG_1065.PNG

除了加强校园出入口的管理,严格管控人员进出外,学校还通过加强食堂就餐安全管理、食材配送、物业消杀、校园交通等多项防控举措,切实保障校园生活井然有序。

IMG_1066.PNG

守卫城市,南科人同样责无旁贷。自2021年底至今,学校党委积极响应深圳市委组织部关于动员广大党员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从重要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已分五批援派教职员工到疫情防控重点社区和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学生党员化身“白墩墩”,穿上闷热的防护服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工作岗位,此外,南科大还有许多师生在校内外主动参与到抗疫志愿服务中,以自己的奉献和担当回应着疫情下的考验,用自己行动来守护家园。

精彩“云课堂”保障教学不断线

春季学期,南方科技大学《工程学导论》正式“上线”,这门面向全体大一同学的通识类课程授课教师包括4位院士、5位系主任,“大咖”云集的阵容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IMG_1067.PNG

工学院院长徐政和院士正在线上给同学讲授《工程学导论》课程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南科大第一时间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学期教学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在授课计划制定、课表安排、教师备课、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有力保障了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据统计,2022年春季学期,全校共有2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其中,本科生课程594门(含954个教学班),共计25281人次选课。研究生课程235门(含304个教学班),共计7107人次选课。这也是继2020年之后,学校第二次大规模实施“云课堂”。

线上教学如何开展,才能确保同学们不走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南科大多位教师创新授课模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医学院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欢在讲授《生物医学基础课程》时,穿插5-6个TBL(team based learning)环节。TBL由小组长组织,小组长、授课老师、助教和小组成员课前开会讨论内容主题,课下分工整理资料头脑风暴,课上进行汇报。TBL小组形式多样,有表演式,拟人化编排,情景剧,还有视频播放等,既能激发大家兴趣、提升学习深度,也让同学们巩固了所学知识。

IMG_1068.PNG

线上教学,实验课怎么上是个难点。春季学期开学前,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实验室的老师们就在思考如何在“云课堂”里向同学们上好实验操作课。经过反复尝试,最后采用了录播课程,负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马小英老师介绍,他们会在讲课中间设置一些提问,要求同学们在QQ群里回答问题。生物系2020级本科生张杨洋表示:“虽然是录播视频,但是也能保持一定的互动性,如果有同学答错了,老师能在群里及时指出。在公布答案之前,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还可以相互讨论。”

“虽然疫情期间无法回学校实验室工作,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更好地思考、沉淀。整理过去的实验数据,深入阅读文献,撰写英文综述,修改论文等。”不少学生认为,老师们充分利用国内学术平台和校图书馆推出的服务系统,有序开展论文修改、文献调研、理论分析、科学计算等,同时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科研人员要靠成果说话,科研成果要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疫情当前,大家都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党委副书记、研究生党总支书记蹇林旎副教授坚持指导课题组学生做实验、修改论文;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支部副书记、高级实验师吴海龙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测试;深港微电子学院郭跃进教授为学生讲解苹果最新芯片M1 Ultra高速互联技术细节……

2021级研究生罗欢表示,学习科研没有受疫情影响,“科研往往需要连续性,按部就班,有节奏地开展,而且很多课题具有竞争性,这时候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尤为重要,大家都想争分夺秒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

坚守科研阵地按下战疫“快进键”

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科技是重要支撑,科研工作者是重要力量。南科大科研团队按下了“快进键”。

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张绪穆带领科研团队正在与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郭德银、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卢洪洲团队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研发抗新冠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SHEN26,并在近期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开发,正在进行临床前药学和工艺开发,并提交了相关专利申请。

作为在新冠病毒解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神器,冷冻电镜中心在王培毅教授和管理团队的努力下,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7天里,为17个校内课题组提供了1332小时的可用手机时,有效数据收集效率达到80%。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王培毅团队联合研究首次揭示新冠流行变异毒株Omicron和Delta入侵机制;博士后刘升通过B细胞测序技术筛选出了一株针对Omicron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完成了一轮冷冻样品制作、观察以及数据收集流程,为防控新冠Omicron提供了新的靶标;刘铮团队与山东一家高新技术药物研发团队合作,解析了Delta和Omicron刺突S蛋白与双联抗体结合的复合物高分辨率电镜结构(分辨率均达到3.0Å),为抗体药物有效性提供了最强有力的结构生物学证据。

2022年开年以来,南科大科研成果不断,高水平论文层出不穷。

陈晓非院士课题组在漏能振型的频散观测上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创新智造研究院章亮炽院士团队在国际陶瓷领域权威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刊发论文,阐述在磷酸二氢钾(KDP)晶体相变和滑移的表征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项晓东团队在材料结构和成分的高通量表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胡延庆课题组在PNAS发表论文,提出人类传播行为的诱导渗流模型;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陈洁菲课题组在新型原子-光非厄米界面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讲席教授郑春苗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陈骥,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论文,首次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探究了热带森林碳储量损失的年际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了热带森林碳储量损失自21世纪以来呈现加倍的增加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在锂金属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副教授翟继先课题组发布了可以方便快速查询~45,000个植物公共RNA-seq文库的在线资源。

IMG_1069.PNG

南科大师生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实验

面对疫情,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全校多个课题组在加强自我防护的同时,依旧坚守科研阵地,实验室深夜灯火通明。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病毒入侵机制、防疫产品、疫情监测预警、防控政策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汇聚起科技抗疫的强大正能量。


报道链接:https://www.dutenews.com/p/6640379.html


来源:读特

记者:韩文嘉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