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傅宗玫团队研究揭示陆地-海洋微塑料重要传输路径
2022年05月11日 科研新闻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傅宗玫课题组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发表“Efficient atmospheric transport of microplastics over Asia and adjacent oceans”一文,揭示了大气输送是陆地-海洋微塑料的重要传输路径。

微信图片_20220511143849.jpg

微塑料一般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其化学性质稳定,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环境微塑料的快速累积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该研究发展了一个区域气象-微塑料模型(WRF-MP),考虑了尺寸、形态对微塑料空气动力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线状(纤维)和碎片状的微塑料粒子受空气拖曳力较大,一旦进入大气可停留较长时间,可在大气中水平输送超过1千公里。相对而言,球状微塑料粒子在大气中更容易沉降。研究估算,亚洲及其邻近海域大气微塑料的年排放量分别为31万吨和6万吨。

微信图片编辑_20220511144000.jpg

图1本文估计的大气微塑料排放通量,及研究中所用到的大气微塑料观测分布 

该研究进一步指出,从亚洲陆面排放到大气中的微塑料有1.4% 通过大气输送沉降到海洋表面,其余沉降在陆面。陆地到海洋的净大气输送通量为每年3.9千吨,是前人估算的亚洲河流入海微塑料输送通量的两倍。该研究阐明了尺寸和形状对微塑料空气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微塑料大气输送的影响,也为区域和全球尺度微塑料污染的源-汇估算提供了重要参考。

微信图片编辑_20220511144012.jpg

图2亚洲及邻近海域范围内,陆源及海源微塑料在近地面大气中的浓度及大气沉降通量

傅宗玫课题组研究助理教授龙鑫为论文第一作者,傅宗玫为论文通讯作者,南科大为论文第一单位。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大力支持。计算资源由南方科技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中心提供。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1c07825 

 

供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讯员:晏梓添

主图:丘妍

编辑:朱增光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