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以立德树人为基,科技创新为本——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近年工作巡礼
2022年12月13日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的良好氛围,并激励全体师生继续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官网特推出喜庆第二次党代会系列报道,聚焦全校各单位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亮点工作,展现新时代南科人“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砥砺奋进迈向未来,团结奋斗不辱使命。全体南科人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努力开拓新型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教育强国之路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10月,我校首位自主培养博士生,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王倩博士以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位身份在顶尖杂志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2021年11月,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实现深圳市零的突破。2022年5年,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系基础上,新成立系统生物学系、基础免疫与微生物学系、化学生物学系和神经生物学系,以全新的模式发展生命科学学院。

风雨征程,春华秋实,生命科学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基、科技创新为本,以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院为奋斗目标。生命科学学院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内涵特色发展。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不忘初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践行“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校训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学院各项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ALEX6656.jpg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举办十周年发展大会

坚持党建引领,锻造发展实力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以“南雁工程”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雁群效应”,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学院开展4.15生物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组织带领师生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共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线。开展“话心声˙办实事”、“支部共建聚合力”、“研途奋进”等品牌活动,关心关怀教师群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务活动组织奖”、研究生党支部“学业思政双优研究生”、“优秀党务志愿者”等特色评选,促进党务与业务双融双促。2022年,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入选我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名单,学院生物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入选我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名单。学院强调思想引领,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党政班子专题部署课程思政建设,提倡先育人再育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系统梳理教学大纲,研讨学科发展前沿在本科教学中的体现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思政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专业内容与时俱进,覆盖生命科学国际前沿发展;教师在课程内容上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课堂,如科研伦理、法律法规、科学家精神等。

图片1.png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开展《生物安全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内涵建设,建设高水平生命科学学科

学院十分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凝练和优化学科方向布局。今年,在生物系的基础上新成立四个新系,并引进该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富有潜力的年轻教授,进一步优化学科间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基础免疫与微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系统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为基础的生物学学科框架。生物学学科是学校首批获批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是首批获批的广东省重点优势学科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生命科学学科排名2022”中,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科首次进入世界150强,位列世界高校第126-150位和中国内地高校第7位。此外,在“软科世界大学排名:2022中国生物学排名榜单”中,生物学专业位列全国第20位,超过众多历史悠久、学科成绩突出的高校。

一流学院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学院坚持师资队伍梯队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初步建立以资深教授领军,科研活跃和发展势头强劲的副教授为中坚力量,年轻助理教授为前锋的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研序列队伍。学院坚持引育并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初步建立和完善师资引进、培养、晋升、流转和退出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学院定期邀请校内资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培训和优秀课堂观摩机会,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引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力争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研序列教授49人,教学序列教授1人,研究序列教授31人,实验教辅人员9人。其中长聘院士2人,杰出访问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含港澳优青1人),98%的教师获广东省或深圳市各类人才项目。近年来,学院教师屡获国内外奖项,张明杰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杜嘉木荣获卫志明青年创新奖、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翟继先荣获卫志明青年创新奖;侯圣陶入选英国皇家生物学会会士等;郭红卫教授被评为科睿唯安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

打造教学教育特色,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生命科学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基、科技创新为本,围绕拔尖创新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构建教学和科研深度融合、与境内外高校、企业和实践实习基地一起协同育人的本科培养体系,形成“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教育特色,取得不俗的成绩。学院加强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2016年至2019年期间,先后获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2019年,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合作,建立学院首个校外实践基地;2021年,生物科学专业获批2020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生物科学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系与华大基因共同开设了《寻找生命的逻辑》的特色实验课程;湛江南亚热带作物所承担着新中国实现橡胶自给的重要任务,学院与南亚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体会科技报国的意义。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通过《野外实习》课程带领学生用进化的思维学习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植物协同进化、植物保护及开发利用、非洲植物、植物科普等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探索自然、热爱自然,坚定探索生命科学的信念。鼓励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本科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获批60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10项。

图片2.png

学院与南亚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自2012年至今,生物系学生自发组织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同学参与国际基因机器工程大赛(iGEM),各个成员的专业背景都能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找到恰当的结合点,它们相互交叉、相互协作。截止至目前,iGEM 团队已斩获六金四银。此外,本科生还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APAC HPC-AI挑战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等跨竞赛。2014年,2012级本科生陈浩发表了南科大建校后首篇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此后,生物系本科生累计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1人次,共计40篇,影响因子8以上的17篇,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13篇,展示了本科生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提升。为推动国际教育发展,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交流、科研实习机会,推动实现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先后与伦敦国王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建立高质量国际交流协议项目;绝大部分理论课程采用或借鉴英文原版教材,同时专任教师根据本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和加工,帮助学生更快地涉及学科国际前沿。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措施,健全完善学术导师制度,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之星论坛,设立“Virginia Walbot青年女性科学家引领奖学金”,提供给研究生一个思想碰撞与展示科研成果和能力的平台,加强跨学科的科研互动与沟通,推动学院一流人才的培养。自2018年生物学科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共招收硕/博研究生409名;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共101篇,已毕业研究生前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昆士兰大学、鲁汶大学、华大基因、华为等单位工作或深造 。

科研项目层次和质量稳步提升,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学院引入现代生命科学特点,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将传统的生命科学领域揉合到跨学科交叉研究系或中心中,形成兼具特色与前瞻性的研究团队。学院充分利用中国规模最大的冷冻电镜设施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大平台,争取大项目。学院教师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4项,国自然重大项目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3项。2017年,学院获批广东省细胞微环境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是我校第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2020年,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深圳市基因调控与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21年,由张明杰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实现深圳市零的突破;2022年,获批筹建深圳市生物大分子组装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20414093709.png

张明杰和学生在实验室

学院以大团队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原创性科研工作。2017年,学院与北京大学成立了植物与食品联合研究所;翟继先副教授带领植物表观遗传前沿机制海外青年英才研究团队入选“珠江人才计划”第六批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系统表观遗传学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2018年,神经研究所与昆士兰脑研究院、深圳市第八人民医院共同承接深圳市“三名工程”;2019年,陈炜讲席教授带领系统生物学团队获批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基于个体化肿瘤数字模型的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研发团队;2020郭红卫讲席教授带领植物生物学团队分别获批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果实发育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团队;2020年,依托“脑科学研究中心”正式建立了“南方科技大学-昆士兰大学联合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张明杰院士带领科研团队获批珠“珠江人才计划”第九批引进创新创业团队-相变调控的蛋白质机器组装与功能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同年,获批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相变与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关系。2020-2022年短短两年间,在Nature(《自然》、Science (《科学》)、Cell(《细胞》)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生命科学学科在自然指数中国大学/机构生命科学领域排名中,从2016年度第96位跃居到2022年度第25位。

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重要的学科之一,生命科学的发展关乎生命健康和民生幸福。如今,生物和健康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深圳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科学学院将面向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类健康重大需求,深入结合生命科学传统建设和现代发展特点,建设有特色的学科体系,设置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建设方案,围绕拔尖创新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核心任务,打造生命科学家培养摇篮。同时,学院以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院为奋斗目标,以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为主导,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构建高质量教师群体,力争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通讯员:付文卿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