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光明日报在07版”光明视野“刊登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科学中心专任讲师陈劲松的评论文章《中国科幻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科幻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29.6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71.9亿元,同比增长171.4%。这些数据表明,国产科幻确实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春天”。
2023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2》的热映,让大家再次看到中国科幻影视崛起的强劲势头。而电视剧《三体》的热播、周边衍生品的火爆,以及由此激发的全民关注与广泛讨论,更是反映出国产科幻影视的蓬勃生长,也引发了学界业界对中国科幻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
新时代十年,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复兴,飞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国产科幻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比翼双飞,共同掀起了一股科幻新浪潮,推动中国科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呼唤中国科幻崛起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是2019年,根据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创造票房神话后,国产科幻热愈加如火如荼,从文学到影视均呈现井喷态势;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幻作家先后涌现,发表出版了一批广受欢迎的优秀作品;各类科幻文学评奖活动方兴未艾,不同类型的科幻题材影视剧相继播映……
有人认为,中国科幻小说属于“21世纪的文学”,意在强调科幻文学的开放性与前瞻性,表达了对中国科幻走向光明未来的美好期待。但目前来看,国产科幻离世界科幻先进水平仍存在不小差距,中国科幻崛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
一方面,国产科幻获得了从国家到地方的大力支持。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扶持国产科幻电影的十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上述政策及规划,为中国科幻未来一个时期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清晰明确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等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勠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科幻之城,积极探索科幻产业化道路,为中国科幻的繁荣贡献力量。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匮乏,国产科幻长期以来在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难题与困境。凡此种种,均为中国科幻整体崛起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国产科幻如何真正突破、怎样达成超越?首先,既要抱有真诚的心态,吸收利用本民族优秀传统科幻资源,又要展现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西方优秀科幻作品,更要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向中国乃至世界读者和观众讲好中国科幻故事,传播中华价值理念。其次,紧抓国家各项政策扶持契机,脚踏实地搭建高水平科幻创作交流平台和产品开发共享平台,全力推进科幻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完善国产科幻影视工业化体系,不断夯实国产科幻影视工业实力,积极促进国产科幻影视艺术和技术全面升级。最后,加强科幻人才培养,这是中国科幻事业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加快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为中国科幻事业与产业的明日辉煌提供创意、创新、创作、创造等方面的人才,以及更多的跨界交叉与复合型人才。
未来已来,定会精彩。唯有注重原创力、提高生产力、增强向心力,中国科幻才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科幻崛起方能大有可为。
(作者:陈劲松,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科学中心专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