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南科大科研成果“高质高产”背后的密码
2023年06月21日 媒体

6月21日,南方日报在第SC04版“深圳观察·关注栏目”刊发了《南科大科研成果“高质高产”背后的密码》,对我校科研工作的经验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南科大科研成果.png

近日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作出了最大贡献,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份额首次排名全球第一。而其中,高校科研工作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随着一批高校改革创新“激活”科研团队,让大湾区不断迸发更多科创硬核力量。

一个月六项科研新突破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在2019年、202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均有其成果入选……创办仅12年的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高质量科研产出增长强劲。

在这所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科研成果为何能“高质高产”?其改革探索实践又为高校科研创新提供哪些了启示?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科研成果主图.png

 南科大师生在实验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苏佳慧 摄

“硬核”科研成果集中“爆发”

近日,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创新材料研究院教授何祝兵团队,在反式钙钛矿光伏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而在今年3月,南科大的科研成果集中式“爆发”,连续有6项新突破分别被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刊物选用发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炼副教授团队在Nature封面文章揭示全球近海浮游植物藻华增加趋势;生命科学学院杜嘉木课题组在Science发文揭示植物DNA甲基化领域新进展;冷冻电镜中心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院士联合研究团队在Nature发文实现光合领域里的一个里程碑;化学系刘心元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阐述立体汇聚式N-烷基化领域中取得的新突破;物理系讲席教授俞大鹏院士课题组联合团队在Nature发文,在国际上首次展示量子纠错优势;生命科学学院张明杰院士、刘晓天研究助理教授团队在Nature发文揭示抗真菌药物全新潜在作用机制。

观察可发现,上述论文虽研究领域不同,但有相同的特质,即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我们的算法,可以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对藻华的全自动实时监测,并更准确、快速地做出趋势预测,助力相关管理与治理。”冯炼介绍,近些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赤潮暴发频率以每年2.3%左右的幅度在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刘晓天透露,他们团队研究成果发布后,世界级医药公司默克前来寻求合作,“希望成果未来能够运用到临床上,对真菌感染疾病进行靶向治疗。”

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今,南科大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两万多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超过90篇;在反映高校科研实力的中国内地高校自然指数排名榜中,该校由2015年的第63名跃升至2022年的第12名;截至去年10月,该校已完成369件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基础研究能攀登科学高峰,应用研究能解决关键技术,这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南科大的重要使命。”对于南科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不断涌现,该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认为,“学校经过十二年的积累、沉淀,到了收获期。”

全员聘任对接全球人才

“在这里,我可以做到更多。”去年9月,世界著名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入南科大,受聘为讲席教授。他做出该选择的原因是:深圳充满活力与能量;南科大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需要的支持。随着其加盟,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正加速实现重大基础理论研究突破。

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还记得七年前的那一幕。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看到同学在指挥大厅发的朋友圈,在大洋彼岸的邓巍巍羡慕“点赞”的同时,陷入思考:“如果回祖国发展呢?”为了追寻“成就感”,他辞掉海外终身教职,2017年加入南科大。“每个来南科大的老师,都有很强的使命感,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大家都非常拼。”邓巍巍说。

伴随快速发展,一个对接全球的人才“引力场”在深圳和南科大开启。截至目前,南科大已签约教研系列教师745人,师资队伍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占比60%。院士有60人,全职院士占44人。

“这些人才关注哪些前沿科学问题,有没有原创性等,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在杨学明看来,南科大之所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最重要的是聚集了一批有全球视野、具有勇攀科学高峰精神,并脚踏实地拼搏的科学家。

同时,学校充分利用深圳城市优势及相关政策支持,瞄准关键技术、科学前沿问题,着力打造一批重大科学平台,并创新人才和科研管理制度,让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在南科大汇聚并快速成长。

在南科大,实行全员聘任制、六年长聘考核制度,既保障了人才的活力,也为人才成长提供支撑。PI制保障了每位教研序列的教授都是独立课题组负责人,有独立的实验室、启动经费,就算是初出茅庐的博士后也不例外。

“我们尽全力支持有想法、有追求的科学家们在南科大圆梦。”杨学明说,在深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会根据每个科研团队的特点,定制相对充裕的科研启动经费,保障团队在前期能潜心做研究。对于能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础研究、能解决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也会在经费、研究生分配等资源上适度倾斜。

创新需要呵护和培育。让刘晓天感触颇深的,除了相对充裕的科研经费支持,还有科研导师制度,“我们会知道哪些国际前沿问题重要,但很难判断有没有能力去解决、从哪个角度去研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是绕了地球一周还是直线距离到达,这很重要。在这方面,院士等资深科学家有很多经验,能为我们提供非常有益的指导。”

刘晓天的科研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他会在我迷茫时给予具体指导和建议,也会花时间跟我们一起讨论哪些环节出了错或要再完善,包括向Nature投稿,这是我之前没敢想的。”刘晓天说。

瞄准关键技术、科学前沿问题,打造一批重大科学平台;鼓励各学科、科研团队交叉融合……一系列的制度让像刘晓天这样的年轻科学家们在南科大干劲充足、快速成长。

在南科大,很多实验室晚上十一二点依旧灯火通明,周末也不放假;冷冻电镜中心等科研大平台24小时开放,始终有人。

鼓励从0到1源头创新

创新也需要静待花开。

南科大物理系教授张立源带领团队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学校不仅在科研经费等方面倾斜支持,在他带领团队奋斗的4年里,也没以统计论文的方式,对其考核。

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往往周期长、风险大、不确定性高。在科研评价上,南科大“破五唯”,以创新能力和质量贡献为导向,针对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侧重点不同的科研成果评价方法,构建基础及基础应用科学研究长周期评价机制。“我们希望形成稳定宽容、鼓励‘坐冷板凳’的工作氛围,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学术理想主义’,从而实现更多‘0’的突破,打造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南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说。

刘晓天介绍,以他所在的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在评价上效仿欧美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国际大同行“盲审”体系,在评审时专家们并不只看发表了哪些论文,更看重是否关注重大科研问题,且其所做科研是否有连续性、系统性。

“科研管理的优化、完善是项动态、长期工程。”杨学明透露,目前南科大正在研究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出成果等重要基础学科,将教授长聘考核的时间适当延长,更好地鼓励基础研究攀登科学高峰。

在杨学明看来,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要更注重源头创新,大学应发挥作用,让科研学者能潜下心来探索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和难题,“一些科学研究也许目前在市场上还没看出价值,但能帮人类加深对科学的认知,也有重要科学意义。”

为推进源头创新,南科大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通过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建立战略科学家和杰出科学家牵头的十大校级科研创新平台等,向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起进攻。同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成立高科技企业近50家。并与企业合建联合实验室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真正好的技术成果,市场会抢着要。最关键的还是要发展出好的技术。”杨学明称,南科大从制度上鼓励教授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后的75%的收益归科研团队所有,“我们希望学校一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服务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

“让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真正强大起来,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南科大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实践。”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表示,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大学应该创新机制体制,给科研人才更优地保障,让他们有更多自主自由的空间去发挥创造力,同时要宽容失败,对创新力进行呵护。此外,大学应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并且更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孙颖   策划:吕虹)

报道链接:

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306/21/content_10064760.html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