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炜琪:永远热爱,勇敢追求海洋梦
2023年10月12日 人物

“做学术过程中,我学会了‘怼’自己。每产生新的想法,我会不断反思,再想尽办法佐证自己的设想。”近期,入选2023年度寻访“海洋强国青年科学家”提名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姚炜琪受访时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时说道。她是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2020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640.jpg

姚炜琪副教授

近日,姚炜琪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Nature发表题为“Glaciers-sparked volcanism harmed ocean health”的科学视点文章。针对末次冰消期科迪勒拉冰盖消融引发短暂火山活动以及持续数千年海洋死区的观点发表重要分析与评述,并对全球变暖情景下的海洋脱氧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注古海洋研究,助力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因为热爱,所以不断研究。”作为一名对科研充满激情的学者,姚炜琪的学术贡献显著,研究成果为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海水化学及氧化还原环境、潜在生态效应等提供了新技术与新思路,在解读深时环境变化与地球宜居性的同时提供研究范式,为落实“十四五”规划以及气候变化这一列入联合国公约的全球问题提供科学实证。

她研究新生代至今多时空尺度下的古海洋和古气候,尤其是极热时期。约5500万年前,古新世—始新世地球突然发生了气候快速变暖,在这持续20万年的极热时期,巨量注入海洋系统的碳排放,导致海洋酸化、大洋脱氧,大量底栖有孔虫灭绝。极热时期碳排放总量接近现代社会的碳排放预测值,是研究未来气候和地球系统变化的重要地质案例。111668129267491965.jpg

在近期Nature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姚炜琪关注北美大陆科迪勒拉冰盖与火山喷发现象的关系,围绕短暂火山活动与海洋缺氧事件成因,与多伦多大学Ulrich G. Wortmann教授共同分析海洋氧含量的垂直分布情况。

由于全球变暖,地球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仅在过去50年中,最小含氧层的总面积就增加了四倍。海洋氧损失会影响世界上最广泛但探索最少的生态系统,对粮食安全造成未知后果。姚炜琪呼吁科学家们进一步关注气候暖化背景下生物地球化学反馈对海洋健康的影响,也希望自己的研究为当下和未来气候暖化环境下的地球系统变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求学期间顶刊发文,深造后毅然回国

生活在大湾区的姚炜琪从小就被海洋的神秘与壮阔深深吸引,因此坚定地选择了海洋科学这一专业。出于对这一领域的热爱,她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球科学系留学深造,深入探究海洋硫循环与气候变化。在研读博士期间,她发现了在5600万年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海水硫同位素信号发生异常快速升高和恢复的记录。

她的发现为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全球海洋脱氧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工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Science上,并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后,她前往哈佛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行博士后工作,继续深入古海洋和古气候领域研究。

姚炜琪了解到深圳正在全面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正处于提高我国海洋核心竞争力、发展海洋强国的关键节点,她决定学成回国后加入南科大,肩负起为祖国培养新一代海洋科研人才的责任,激励更多的同学勇敢追求海洋梦,努力成长为海洋科技强国的储备力量,“求学阶段是影响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希望能为国家海洋人才的培养作出一些贡献。”

“90后”导师因材施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2021年加入南科大后,姚炜琪组建了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继续气候变化与海洋脱氧研究。得益于南科大和国际接轨的科研体系,青年科研工作者一入校就有博士生、博士后招收指标。姚炜琪着手了许多从未接触过的工作,比如建设实验室、管理科研经费等。“一开始会有困难,但我相信,坚持努力,时间的力量可以弥补一切。”姚炜琪说道。

WechatIMG25.jpeg

WechatIMG61.jpeg

姚炜琪与学生在一起

“90后”导师刚褪去学生的青涩,对学生的需求更了解,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姚炜琪为自己团队的成员设计课题花了许多心思,会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因材施教:对本科生,她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开展科研奠定基础;对硕博研究生,她注重培养他们的系统性研究能力,分给他们具挑战性的工作;博士后有扎实的科研训练和研究基础,姚炜琪就结合他们已掌握的技能去设计课题,使他们可以充分运用所学,同时也为团队的课题研究注入新活力。

“本科生一开始可能对实验没概念,形成认知的最佳方式是具体操作。”姚炜琪将本科生和博士后的课题设计链接在一起,本科生在帮助博士后完成相应的简单实验过程中,也能获得自己的体悟。有海洋系学生反映对古海洋和古气候学很感兴趣,但当时相关课程较少。姚炜琪看到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在2022年春季来临时,开设了古海洋和古气候学的选修课。

“对我来说,可以在一座海滨城市做海洋研究是幸福的。”姚炜琪说道,“深圳这些年发展得很好,还有很多没看过的风景等着我们去看。我们会继续努力,在海洋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素材来源: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编辑:曾昱雯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