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院长说】理学院院长俞书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原创成果和技术的诞生地
2024年04月08日 综合新闻

【编者按】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南方科技大学正立足新起点、迈步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南科大始终坚持国际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标准,高度重视以学院统筹引领带动系科建设、学科发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科大各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新思路,学校官网对各学院院长进行了专访。

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理学院作为学校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如何推动更多“从0到1”的前瞻性研究与前沿技术研发,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日,我们采访了理学院院长俞书宏院士,详细了解他引领理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新赛道上奋勇争先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图片1.jpg

俞书宏作报告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创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他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在包括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2010年、2016年以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2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20年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今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全国两会,感到非常振奋。”俞书宏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并对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工作作出了部署。当前,科技浪潮滚滚而来,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时不我待。广东及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而创新是深圳的特色城市基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作为深圳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抢抓机遇、牢牢把握机遇,在新赛道上奋勇争先,勇当尖兵,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俞书宏表示,理学院作为学校基础学科教育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要心怀“国之大者”,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勇担科技强国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三三五”方略,凝聚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组建大团队、铸造大科学装置、建设大平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2024年4月5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两项科研新突破同时刊登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截至目前,理学院今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成果已达5篇。

赋能新质生产力 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微信图片_20240410090608.jpg

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效果图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俞书宏表示,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南科大一直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在深圳布局落地,积极支持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深圳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和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已入驻并开工建设。理学院将紧密结合深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先进光源科学中心为依托,从人才和科研方面等凝聚力量,助推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行;不仅要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其中,还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在前瞻性基础研究方面开展合作。“例如,我本人正在参与推进深圳市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将聚焦新材料重点领域,面对产业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升级及前沿科学研究,为培育新材料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要学会回头看,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这是个很好的自查式、自省式的自我提升办法。在我过往的科研经历里,有时我回头看,会发现自己走上了弯路,就及时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就必须要回头看,总结过去自己在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反思所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未来的方向。这无论对于科研人员自身的成长,还是对科研团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俞书宏表示,做好有组织的科研,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院鼓励教师与其他院系、大平台、大科学装置、研究中心深度融合,营造积极主动对接参与大平台和大项目建设的氛围,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真真正正释放一加一大于二、甚至是一加一再加一远远大于三的效应。

俞书宏表示,理学院鼓励科研人员在AI赋能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交叉领域开展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前沿探索研究,形成具有南科大特色的学科交叉融合。此外,理学院还拥有一批非实体的院系级专业研究所和交叉研究中心,学院未来将给予这些平台更多支持与关注,主动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同时,也鼓励这些平台开展多元合作,倡导与社会层面搭建联系,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让科技成果得以实现应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质量,是世界一流理学院的“名片”

图片3.jpg

俞书宏指导学生

跨学科人才培养无论是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还是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科技创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个人认为这是世界一流理学院的‘名片’。”俞书宏表示,他中学时期最喜欢的就是数学,很享受解题时求证推导的过程,这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可是高考“阴错阳差”选择了化学,这个“小插曲”也一直影响着他的科研道路。他说,从“1.01365=37.8、0.99365=0.03”这两个数学公式的结果看,1.01和0.99仅为0.02的差距,但它们的365次方的差别却很大,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们在学习和科研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学会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俞书宏表示,理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厚植沃土培育人才,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创新成立教学提升委员会,不断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帮助学生夯实数理基础,吸引更多学生投身基础研究。目前,理学院也在开展一些特色实验班,例如数学系的菲尔兹英才班,三届毕业生实现升学率100%,学生在竞赛和论文发表都有优异的表现;还有理学院现在正在打造的“基础科学攀峰班”,将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并通过组织多学科导师团讨论课,促进交叉融合。此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希望能够以学科发展与重大平台建设紧密结合为契机,在学校支持下实现跨院系合作,面向顶尖学者团队,开展双导师制度试点工作,这不仅能够带动相关学科群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基础研究后备人才。

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图片4.jpg

“在我看来,世界一流理学院要学术大师云集,每个学科都拥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顶尖学者,拥有众多独具风格的学术‘美景’和‘高峰’,能够培养出诸多活跃在国内外重要舞台上的各类人才”,俞书宏表示,不仅如此,世界一流理学院还要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支撑条件,为科研人员坐住“冷板凳”提供安稳的环境,源源不断产出原创性、突破性世界级科研成果,收获国内外各类大奖成为一种常态。此外,与国外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实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对于理学院下一阶段的发展,俞书宏描绘了心中的蓝图。他表示,理学院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及“三三五”方略做整体发展规划。例如,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数学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统计学科的发展,辐射带动学院其他学科的发展,支持已具备国家“双一流”学科实力的学科全力冲击下一轮评选。在科研工作方面,鼓励师生勇于开展“从0到1”的前瞻性研究,凝聚力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以建设国家级重大项目和平台为契机,促进学科交叉,培育“大团队”,凝聚科技创新合力。在教学方面,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持续打造“基础科学攀峰班”和“菲尔兹英才班”,强化学生数理基础,提升基础学科对本科生的吸引力,着力培养更多基础研究“后备军”。在队伍建设方面,利用重大平台建设的机遇,广泛吸引天下英才,高度重视现有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培育,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把理学院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原创成果和技术的诞生地,为南科大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供稿:理学院

采写:陈艺晴

主图:丘妍

摄影:苏佳慧 张晓燕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