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0日,《中国青年报》刊载校党委书记姜虹的理论文章: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校办好新时代思政教育、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与要求为指导,守思政教育之正,创方法路径之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因时应势,深入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刻内涵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新征程上,深入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如何在新形势下育好新人,正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把握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曾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要”要求,对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要求,深刻总结了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方法论,成为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和有效抓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全国各高校要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坚守“大学之道”,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坚定家国使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新型研究型大学更是必须进一步以国家所需、发展所趋为核心使命,发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通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领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成果服务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清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的“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一喜讯是很好的“大思政课”素材。
牢记育人初心。“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紧紧把握好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结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部署,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坚定目标信念,做到有的放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
守正为本,夯实立德树人关键底座
守正,就是守方向、守立场、守根本。做好新时代思政教育,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牢牢守住价值引领的初心,始终心系“国之大者”,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要守理想信念之正。政治引导是思政教育的基本功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对于当代中国大学而言,我们仍然要紧紧围绕“钱学森之问”,不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其中,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更是重中之重。以南方科技大学为例,去年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近八成,其中近四成升学至全球排名前100名的高校。针对这样的毕业去向,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
要守文化自信之正。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时代要求。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思政课”,讲好“两个结合”,从学理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讲好“七个着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高等教育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作为意识。高校思政教育正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在整个大学阶段,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课程注重渗透性和延续性,形成系统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将文化中蕴涵的优良传统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素养,贯穿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带动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不断深化文化自信。
要守道德修养之正。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大学更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为此,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作为开展教育的基本场域之外,还要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协同有力、形神兼具的思政育人体系,推动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支撑+文化协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链条,做到价值取向与党和国家同心、育人导向与政治方向同向、行动卓越与思想卓越同行,引导学生树立大局观、集体观、法治观、感恩观、修为观。
创新为魂,推动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创新,就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意味着思政教育要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层次多维度实现新突破。上好思政课,不仅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而且要言之有意、言之有趣。要结合实际、突出精准、变革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求新求变,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到达率、渗透率。
创新要结合实际。思政课堂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根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袤土地上。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把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让“社会大课堂”成为铸魂育人的广阔天地,通过不断推动思政课理论实践化、具体化、生动化,将思政课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形势分析能力、社会识别能力、工作实践能力。
创新要突出精准。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教育要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准确把握好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思政教育要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要与学生站在一起、想在一起,进行柔性管理、精准管理、耐心管理。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要进一步挖掘教师资源,将院士、大师们的学术经历和思想观念传达给学生、影响到学生。
创新要变革方法。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面临新的变革。我们要探索“数字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不仅需要引入跨学科资源,也需要加强思政教师的科学素养,通过重塑教育场景、优化教育过程、创新教育方式、变革教育评价,大力增强工作实效性,让思政教育走“新”更入“心”。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