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勉励学生敢于创新 不断突破 打好基础
2024年07月01日 媒体

6月30日,深圳特区报发布《深圳特区报 |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勉励学生敢于创新 不断突破 打好基础》一文。深入报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薛其坤校长。全文转载如下:

2f06ebf6-f5f5-48c4-8658-3016af5e4bbb.jpg

骄阳似火的6月,南科大校园蒸腾着浓浓的自豪之情。29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载誉归来,与全校师生一起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分享了参会体会。

“最难忘的是总书记为我戴上奖章,为我颁发证书,说‘祝贺你’,并与我握手的时候。”回忆起几天前的“高光时刻”,薛其坤笑着对记者说。“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崇高礼遇、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

崇高礼遇致敬最闪亮的星

今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一起召开,堪称“科技盛会”。在薛其坤看来,这次大会是一场授勋仪式,是对“国之英才”的崇高礼遇、对“国之重器”的集中检阅。

“从获奖人员和成果来看,本次大会呈现三大特点:第一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第二是时机关键。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第三是规格最高,全国约3000位科学家齐聚北京。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层面,大会是对我们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次大比武、大练兵。而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是对我们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一次揭榜挂帅、招贤纳士。”薛其坤表示。

坚定意志奔向最迫切的目标

“坐在台下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时,我不断思考,回到南科大后要怎样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薛其坤表示。

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是这次大会发出的最强音。“‘十年磨一剑’要求我们拿出一个真正能实现科技强国的部署和安排,像解决一个重要问题一样去部署,而不是每年年终总结经验。”薛其坤说。

建成科技强国具备的五方面基本要素让薛其坤深感责任重大。南科大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领悟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八个坚持”重要经验,完成好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五项主要任务,扎实推进“三三五”方略,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攻克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力争到2035年,学校实现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成为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也要用‘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意志,埋头苦干,让南科大成为深圳最闪亮的一点。到那时,我们培养的学生会遍布全球,让世界各地看到南科大培养出的最好的学生。实现起来很难,但至少我们要朝这个目标去奋进。”薛其坤表示。

改革开放打开最广阔的舞台

在获奖感言中,薛其坤不止一次表示,这份荣誉属于个人、团队,更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改革开放为中国科学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也给中国科学家造就了一个做科研的黄金时代。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薛其坤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开阔了科研眼界。结合留学经历,他认为,改革开放对科研带来了价值。“有些人喜欢旅游,去体会世界之大。科研工作也是一样,闭门造车是不行的。科学无国界,通过改革开放,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学习交流,站在世界角度思考问题,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走进南科大实验室,创新之风扑面而来。2023年,南科大师生发表论文6417篇,其中24篇登上国际顶尖期刊。今年3月,该校多项科研成果又连续被国际顶刊选用。不难看出,创新是南科大发展的重要经验,对外开放是关键因素。

成长于深圳的南科大有一个突出优势,那就是具有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2023年南科大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这是南科大与头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无论是在清华大学还是南科大,薛其坤带领团队对科学的探索从未停止。据薛其坤介绍,接下来,研究团队将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期待发现新的物理学规律和现象。同时,继续挑战高温超导“百年难题”,解密高温超导机理。“借此次获奖为契机,我们召开了清华大学和南科大科研团队联合会议,重新动员青年科学家,锚定两个科研目标,根据长期规划踏踏实实做科研,‘十年磨一剑或二十年磨一剑’。”薛其坤说。

用爱国情怀培育有理想的青年

“8年的留学经历激发了我树立强大的信念:要为国家的强大做点贡献,让自己祖国的人民能生活得更加幸福。”薛其坤一直认为,中国科学家是幸运的,也是大有可为的。“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为科技工作者颁奖、关心爱护科技工作者,让我感到非常温暖、非常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谈及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薛其坤从三个方面进行诠释:一是科研过程中严谨求实的态度,这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素。二是创新,勇于探索未知。优秀科学家不是追踪问题,而是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领域、得出新见解。三是拥有家国情怀、报国信念,这是科研的强大动力。

薛其坤在多个场合勉励学生们敢于创新,不断突破,但他同时语重心长地叮嘱年轻人“打好基础”。“人才的核心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扎实的基础。这和我们练武功一样,童子功要练好;到了七八十岁再去练功,就来不及了。”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是解决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相较于大多数科学家眼中枯燥的特质,薛其坤认为,基础研究是快乐的,因为它能满足科学家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正值高考填报志愿阶段,薛其坤表示,很多专业都离不开物理和数学基础。同学们如果对科学有强烈兴趣,学物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报道链接:https://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406/30/node_A10.html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