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五篇力作!南方科技大学卞劲松教授团队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2024年07月04日 科研新闻

自2023年底至今半年时间,南科大卞劲松教授团队连续在Circulation、Immunity、Circulation Research、 Pharmacological Review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期刊上发表了5篇高质量论文,涵盖了焦虑症、肺动脉高压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相关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主图.jpg


探索焦虑症根源:钠钾泵研究取得新突破

当今社会,人们长期承受高强度的压力,精神问题日益凸显。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焦虑症患病率已成为精神障碍类疾病中的首要问题。针对焦虑症难题,卞劲松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DR5-12D能够稳定NKAα1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阻止神经炎症的发生,减轻vHIP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有效地治疗小鼠焦虑样行为。2024年2月22日,卞劲松教授团队在免疫学顶尖期刊Immunity以Original Article形式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卞劲松教授指出,钠钾泵是机体重要靶点,针对其的治疗乃正本清源之策,深入挖掘钠钾泵的新生物学功能是团队持续攻克的问题。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松强为论文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聂晓伟副研究员和南科大医学院药理系卞劲松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南科大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晓倩,博士研究生许康太,本科生李坤等也参与了该项研究。相关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杰出青年基金及深圳市科创委项目的资助。


瞄准肺动脉高压:攻克疾病研究难题

除钠钾泵外,卞劲松教授团队在肺动脉高压(PH)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PH是一种以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致命性疾病,主要由肺血管的异常重构导致。低氧是诱发PH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于改善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卞劲松教授团队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了一种RNA编辑酶ADAR1可能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相关。深入研究发现ADAR1通过介导circCDK17的A5和A293位点的A-to-I修饰,影响circCDK17的稳定性,防止其m1A修饰,从而影响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此项研究成果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以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发表了研究论文。ADAR1及其调控的circCDK17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标志物,同时也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该论文的通讯单位是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作者张俊庭,共同第一作者李怡盈均为附属医院博士后;通讯作者为聂晓伟研究员和卞劲松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

图片1.png

在深入探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情况后,卞劲松教授发现其缺乏显著的标志物。他指出,肺动脉高压患者通常在中晚期时才发现患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致使死亡率和致残性较高,找出直接检测疾病进程的标志物迫在眉睫。这一举措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针对这一难题,卞劲松教授团队从病人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ErbB3)。研究发现,肺高压患者肺动脉内皮细胞上ErbB3受体表达增高,与肺动脉压力正相关。进一步研究显示,ErbB3参与低氧重编程信号轴,促进内皮细胞破坏和恶性增殖,从而介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同时,血清中的ErbB3不仅是生物标志物,还能与其他细胞膜上的 EGFR家族成员形成二聚体,介导细胞增殖,导致肺血管重构和肺高压。2024年1月12日,该研究成果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以 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发表。与此同时,针对ErbB3的检测试剂盒也在开发当中。

卞劲松教授与无锡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聂晓伟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相关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杰出青年基金及深圳市科创委等项目的资助。

图片2.png

此外,卞劲松教授团队发现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还存在着一些紧密相关的因子-RNA编辑酶或非编码小RNA。之后的高通量表观转录组芯片显示,在肺动脉高压患者肺组织中,8-氧鸟嘌呤(o8G)修饰的tRF-1-AspGTC上调极为显著,抑制其表达能显著逆转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及凋亡抵抗现象。同时,在患者的血清中发现5o8G修饰的tRF-1-AspGTC表达升高,与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呈显著正相关。2024年5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心血管领域权威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o8G位点特异性修饰的tRF-1-AspGTC很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新的治疗靶点与血液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论文的通讯单位是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作者张俊庭,共同第一作者李怡盈均为附属医院博士后;通讯作者聂晓伟研究员和卞劲松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支持。


引领硫化氢研究:助力心血管疾病治疗

卞劲松教授长期致力于硫化氢(H2S)生理药理学作用研究,是该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他认为,H2S及其供体在通过调节多种蛋白质和信号通路来管理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CMD指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并且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机体由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胰岛素抵抗状态逐步进展为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前期高危状态,并最终发展为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代谢疾病过程中的一系列机体代谢异常状态。目前全球CMD患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揭示H2S的具体作用机制,确定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推进H2S相关药物的临床转化意义重大。

2024年6月12日,应国际药理学权威期刊Pharmacological Reviews主编的邀请,卞劲松教授团队以Review的形式在线发表论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内源性硫化氢在心血管代谢系统中的生理作用,同时归纳了H2S供体在细胞、动物及临床研究中应对CMD的药理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H2S有望成为CMD治疗中的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治疗手段。H2S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通过抗氧化、抗炎和调节蛋白质的功能,H2S能够显著改善这些疾病的病理状态。未来,结合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技术,H2S的临床应用有望为CMD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该综述论文的通讯单位是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通讯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卞劲松教授;第一作者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孙海建,陆清波和朱雪雪。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及深圳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

卞劲松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致力于攻克医学疾病难题,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监测标志物。在学术上,卞劲松教授坚持“引领创新,拓展视野,促进交流,培养新人,激励成长”的理念,团队成员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积极应对神经性疾病、肺动脉高压和各种心血管疾病,为医学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3.png

卞劲松教授团队


供稿:医学院

通讯员:伍渊

主图:丘妍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