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春特稿五】以硬核科研和成果转化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年02月02日 综合新闻

【编者按】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全力建设“双一流”、实施“三步走”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一步的冲刺之年。对于十四岁的南方科技大学来说,是奋斗与收获双向奔赴的一年。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下,学校多个指标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值此新春之际,我们推出新春系列特稿,从党的建设、学生培养、人才引育、学科教学、科研学术、文化建设、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回望2024年的耕耘与收获,为做好2025年工作凝聚共识,携手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5年,学校将迎来建校15周年。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收官之年,在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关键时间节点上,南科人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心使命,践行“明德求是 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扎根新型研究型大学之基,加快建设“双一流”步伐,全力推进实施“三三五”方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综合改革,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添劲蓄能,勇攀高峰!


去年以来,全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清晰把握学校发展阶段性特征,围绕2035年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进一步鼓励“从0到1”的突破,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校向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迈进。

全年在CNS顶刊发表论文33篇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实际应用难题

51.jpg

2024年4月5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同时上线了两篇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的研究论文。物理系讲席教授何佳清团队,南科大物理系、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林君浩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同时发表高水平论文。这也是南科大“硬核”科研成果的缩影。

据相关机构统计,2024年1-11月中国高校/院所 Nature 与 Science 两大顶刊发文数量排名中,第一作者和通讯单位均为南科大的论文有12篇,位列全国第五。南科大的物质科学类科研成果尤为突出,两大顶刊发文数量达到10篇,位列全国第三。2024年,学校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发表论文33篇。2024年,南科大自然指数FC值已超过350,位列全球第25名,创历史新高。这些顶级期刊论文,虽然研究领域不同,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特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造这些成果的科研工作者无一不彰显着胸怀祖国、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科学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实际应用难题。

2024年2月,南科大“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是南科大科研团队第三次上榜。“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南科大更是不断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鼓励交叉合作,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南科大科研工作者们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科学研究不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更要将其与国家需求融合在一起,在理论突破后思考应用技术发展,最终服务国家需求。”

新成立一批实体科研机构 学科交叉和有组织科研迈上新水平

52.jpg

2024年12月21日,在学校科研工作会上,“海洋高等研究院”“物质微观科学技术研究院”“机器人研究院”“稳态医学研究院”“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新材料重大科技设施研究院”6个实体科研机构举办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至此,学校已经成立了29个实体科研机构。

其中,“海洋高等研究院”谋划并承担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海洋领域重大战略任务,提升南科大海洋领域科技源头创新能力、科研支撑服务能力和高端人才培养能力;“人工智能高等研究院”统合南科大现有人工智能人才及平台资源,致力于开展覆盖全链条的人工智能科研及人才培养新范式,推动人工智能对其他学科的赋能与融合,探索“AI+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4年,学校围绕量子科技、生态环境、生物科学、先进科学仪器等前沿研究,正积极推动国家级平台的牵头申报与建设。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历年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37个。作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前沿技术突破的重要载体,各个机构通过探索“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持续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创新成果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截至2024年12月,南科大已确认获批的项目金额约有19亿元,首次获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项目课题牵头27项,创历年新高。

中能自由激光器大科学装置可研获批 为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注入新动能

56.jpg

南科大紧密对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需求,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坚大项目,吸引科研资源加速聚集,为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注入新动能。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的利器,也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常被称为“大科学装置”,是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大科学装置的独特优势,不仅在于“机器”,更在于“人才”。作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大科学装置在设施的建设、使用过程中,就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具有强大的人才集聚和培养能力。

在深圳,南科大牵头承担了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等重要平台的建设任务。

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大科学装置是深圳首个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窗口指导”的大科学装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于今年7月获得正式批复,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顶级的新一代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推进物质科学研究重大原始创新,为相关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研究提供世界领先的研究工具,助力解决关键“卡脖子”技术,有力助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产业技术研发。

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聚焦前沿科学和产业需求,注重产业应用,旨在将“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减半、研发成本减半”,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实现跨越式赶超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生物医用及智能仿生人、先进光电、高性能高分子、功能材料等7大材料领域,积极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联合龙头企业开展材料晶态-非晶态转变控制、红外CW/紫外脉冲激光3D打印、高储能密度储能非晶陶瓷材料和航空航天用金刚石材料制备、先进动力电池材料、可燃冰开发与利用、氢能及燃料电池等项目应用。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近期或将投入试运行。

构建“一体两翼”协同机制 打造关口前移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

55.jpg

2024年11月14日-16日,南科大携众多最新尖端前沿技术及硬核产品亮相第二十六届高交会,以“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激发创新发展强动能”为展览主题,围绕“征帆起航的南科大”“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管理”“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探索”三大主题篇章,聚焦具身智能、蛋白组学、生物医疗、新药研发、氢能源、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十余个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包括非接触生命监护仪、小汇姿态评测系统、靶向硼中子俘获药物的创制及其生物学效能评价、SISPROT 蛋白质组学样本前处理试剂盒、极紫外(EUV)光源等,吸引众多意向合作方、创投机构、媒体的关注。

2024年,学校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目标,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一体两翼”协同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的本领能力,打造关口前移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高度重视校企全方位合作,分级分类高效推进产业对接,积极系统性梳理排查产业需求,建立活跃的“科研-产业”对话机制,拓展高粘度、全方面深度合作关系,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截至2024年11月30日,共成立联合实验室122家,新增横向项目260项,合同金额4.07亿元。多维度赋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转化效率和质量。截至2024年11月30日,学校累计已有588件科技成果向产业界转移转化,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的科技企业达112家次,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逾13亿元。

2024年学校积极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质量稳步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提质增效明显。截至10月底,2024年度全校共提交专利新申请8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85(占总申请的92.24%);新授权专利4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72件(占总授权的85.13%)。

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名家讲座 助推相关学科领域新发展

54.jpg

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举办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名家讲座,聚集全球知名学者,围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前沿科学、产教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等话题深入探讨,上演了一场场“学术盛宴”。

以南科大讲堂为代表的高级别学术讲座,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国际知名院士、文化名家等业界大咖,带来前沿学术报告,与师生深入交流,启迪学术之路。在12月7日举行的第10届国际数据科学会议(ICDS 2024)开幕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与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 Engle)就“气候变化与中美科技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高峰对话。7月5日,南科大讲堂第372期暨科创未来大讲堂第2期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迈伦·斯科尔斯(Myron S. Scholes)教授,发表题为“时间与不确定性(Time and Uncertainty)”的精彩报告。

9月28日,“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连续第四年在南科大举行,该论坛也是腾讯公司与南科大在校企合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标志性成果。12月1日,“大学校长论坛暨南方科技大学第五届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论坛”在南科大举办,这是南科大第四次举办“大学校长论坛”,该论坛连续四年作为西丽湖论坛的平行论坛或专业论坛之一。此外,2024年《国家科学评论》物理与信息科学前沿论坛、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地球科学研究:挑战与机遇”等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也在南科大陆续举行,为青年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学术探讨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相关领域发展贡献更多学术智慧和力量。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动力。南方科技大学将进一步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重大科研平台的基础科学研究作用,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努力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争取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