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南方青年地球科学论坛暨深空-深海-深地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召开。会议聚焦“深空-深海-深地”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科学问题,旨在探讨交叉科学与未来突破方向、推动大科学合作,加强各地地球科学技术团队的协同合作,并为青年科学家搭建交流新平台。
会议现场
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筹备办公室、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与岛礁生态全国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支持。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企业的近100家单位,汇聚了350余位“深空-深海-深地”领域的核心骨干,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国际院士、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中青年科学人才以及深圳市海洋发展局领导等。与会代表围绕地球与空间科学展开深入研讨,促进跨学科交叉创新,服务国家战略。
姚文胜致辞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南科智库主任姚文胜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深空、深海、深地研究对我国占据国际科技高地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推进交叉科学融合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南科大持续聚焦“三深”领域研究,构建了该领域的学科群,包括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他呼吁青年学者勇攀科学高峰,推动学科交叉,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林间宣读倡议
大会共同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宣读了《“深空-深海-深地”南方合作伙伴倡议》。倡议包括四项:一是深化“深空-深海-深地”交叉科学研究,探索新研究范式与合作机制;二是加强“深空-深海-深地”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青年科研人才铺路搭桥;三是打造“深空-深海-深地”人工智能学科群,塑造“人工智能+”地球空间科学新生态;四是推动“深空-深海-深地”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会议围绕“深空-深海-深地”三大领域展开多轮专题报告与讨论,涵盖行星科学、海洋科学、地球动力学、人工智能及防灾减灾等前沿议题,展现了“深空-深海-深地”战略布局与前沿突破。其中,“深空”领域聚焦月壤采样与分析、火星研究及小天体探测等;“深海”领域围绕极地研究、深海工程技术及印度洋交叉科学等;“深地”领域突出地球宜居性的深部机制、地震学前沿及地球板块等。
青年是科学发展的生力军。本次会议强调加快青年人才培育,为建设一支具有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能力、大兵团作战领导力的青年科学家队伍提供平台。
通讯员:隋希铭
供稿单位:海洋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