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官网特推出“南科人·好YOUNG老师”系列报道,通过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深入报道,展示南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上的奋发作为,进一步凝练“南科人”精神内涵,为“双一流”建设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连续五年培养出6名南科大十佳毕业生;创建南方科技大学程序设计竞赛队并担任教练,两次指导竞赛队晋级世界总决赛;先后荣获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南方科技大学青年教授奖、优秀教学奖、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作为“90后”年轻教师,南科大计算机系副教授唐博伴随南科大一起成长,面对时代赋予的新挑战充满信心。
不能成为南科大的学生,那就努力成为南科大的老师
唐博和学生们的毕业创意照
“是南科大给了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实践的机会。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南科大校史的参与者。”在南方科技大学202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唐博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时说。
说起和南科大的缘分,唐博觉得有点奇妙但又理所当然。早在2012年本科毕业,他就第一次来到南科大,当时走到临时校区学校门口,保安大哥以“非本校老师和学生不得入内”的理由,很客气也很认真地把他挡在了校门外。他当时想,不能成为南科大的学生,那就努力成为南科大的老师。2017年博士毕业时,他拿到了丹麦奥尔堡大学的offer,也有高薪加入名企的机会,但他最后还是决心加入南科大,从最初的访问学者、访问助理教授,一路走到现在的副教授。
“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到今天,一路走来,无数良师益友一次次点亮了我的人生。我很庆幸来到南科大工作,因为我希望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光,去感染和点亮身边的人。南科大为我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南科大优秀的同事们教会了我如何去实践。”唐博表示。
加盟南科大后,唐博牵头创建了南方科技大学数据库研究团队(DBGroup)。唐博表示,在南方科技大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大力支持下,DBGroup围绕“研究突破、社会责任、人才培养”三大核心,扎根深圳打造国际知名的数据库团队。2022年,DBGroup荣获深圳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目前团队有全职教师3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1人。团队研究方向涵盖数据科学与工程完整技术栈,包括数据库系统架构,查询优化,可视分析等。团队致力于推进国产数据系统和核心算法研究。”
培养学生具有ACID的特质
唐博和学生们在一起
2021年5月,在数据库领域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CM SIGMOD编程竞赛中,由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据库课题组(DBGroup)三名2018级本科生傅伟堡、尹沛骐、卢斓组成的参赛队伍(SUSTech_DBGroup)脱颖而出,获得了全球第一名的佳绩。
三位同学表示,组内每位老师对待组内每一位学生都非常认真负责,带着大家开展科研工作,引导大家自己去思考、实践。组内的学长学姐,也都非常热情的将经验传递给大家,积极解答大家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在SUSTech DBGroup中,他们学到了很多数据库领域前沿的知识技术,并逐步摸索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DBGroup从建立的第一天开始就特别强调人才培养,在数据库这一关键基础软件领域,只有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才有希望去突破这一关键卡脖子技术。DBGroup学生培养理念为ACID,即令人敬佩之人品(Admirable)、不负韶华之人生(Countable)、独立自由之人格(Independent)、坚忍不拔之人性(Durable)。”唐博表示,DBGroup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通过实际科研训练和论文撰写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全方位素养,如问题思考深度、观点表达的清晰度、解决方法的独特性。另外,DBGroup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ACM SIGMOD编程竞赛,通过与全球顶尖高校的学生同台竞技,提高南科大学生的能力与实战水平。DBGroup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业实际项目(比如联合实验室、横向项目)等,从而实现在做中学。大部分学生在进课题组后,会安排进入一个实际工业项目,从最开始的基础开始学,逐步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与表达能力。
“南科大的学生,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特质。比如休学创业回来的曾歆勋,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敢闯敢干,敢于迎接挑战的特质;挂科多门的杨闯,经过努力逆袭拿到东京大学的硕士offer,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求真务实,潜力无限;一度感到前途迷茫的杨川,拿到了阿里巴巴的special offer。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追求卓越、不甘平庸。因此我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奇迹。”唐博表示。
青年教师的时代担当
2022年11月11日,为感谢唐博及数据库课题组为宝安区石岩街道浪心社区抗疫提供的科技支撑及做出的重要贡献,浪心社区领导专程送来锦旗,向唐博及数据库课题组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据悉,得知浪心社区遇到疫情防控管理困难之后,唐博立即组建团队攻关克难,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为浪心社区研发建立了可视化数字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社区防控疫情管理效率,为抗疫贡献“ 南科力量”,为城市筑起安全“ 防护墙”。
“作为青年教师,尤其是南科大的青年教师,我们要积极了解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尽早谋划自己的科学研究如何和这些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唐博介绍,在香港读博期间他主要研究数据库算法类问题,在加入南科大后观察到,在香港做研究和在深圳做研究的本质区别是深圳完善的IT产业链。因此他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数据库系统研究,这与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基础系统软件自主可控的方针十分契合。因此在育人层面,很多团队的毕业生去到华为、阿里、腾讯等相关部门工作;从科研成果层面,多项成果为顶尖企业解决关键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原型系统。
“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科学研究,青年教师都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新成就,教育模式要在不断创新中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上,对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对育人心存敬畏的实践;在科研上,对权威有理有据的质疑,对真理刨根问底的追寻。”唐博表示,有些他读本科时的教育方法就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当时计算机还不是特别普及,去机房上机时间有限,他去机房之前会将程序写在纸上,然后利用宝贵的上机时间敲进去然后调试,所以慢慢练就了不用电脑也能写出来bug-free的程序。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上机时间有限这一问题根本就不存在,那如何训练学生高效编程就是一个新问题,是时代赋予青年教师的新挑战,需要不断去钻研、攻坚克难。
“作为青年教师,南科大是我职业生涯的‘初恋’。从选择南科大的那天起,我们就成了南科大无数建设者的一员,我们将为自己代言、为南科大代言。我们强,南科大则崛起;我们优秀,南科大则卓越。我坚信南科大一定会因为我们而破浪前行,成为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大学!”唐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