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人·好YOUNG老师】李俊国:攻关技术难题,探索能源资源开发新模式
2025年05月15日 综合新闻

【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官网特推出“南科人·好YOUNG老师”系列报道,通过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深入报道,展示南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上的奋发作为,进一步凝练“南科人”精神内涵,为“双一流”建设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511214115.jpg

2023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先进生物质气化技术研发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创新创业学院研究教授李俊国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省创中心绿色甲醇联合实验室签署了先进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协议。这是李俊国从科研到产业链接探索的一个缩影。

一路向南 从科研院所到高校

2.jpg

李俊国在课堂上

2014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后,李俊国留在了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围绕高压流化床气化开展气固流动特性研究。针对加压下多相流动机制难以获得的难题,他构建了加压流化床进料级配模型,优化了大型分布板结构,解决了气化炉加压下易失流态化的难题,实现了气化炉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颗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年)。“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认识,做应用基础研究要不畏艰辛,不断创新,勇攀高峰。”李俊国说。

2019年4月,李俊国一路向南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含碳燃料清洁利用、土壤改良、高性能炭材料制备、流态化及反应器放大机制研究。如2023年与吉利控股集团签订的先进生物质气化项目,围绕生物质综合高效利用开展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该技术的持续攻关有望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到的生物质能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的关键技术难题。2025年作为华润电力-南科大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承担了深圳市生活污泥高值化利用项目,致力于解决生活淤泥围城和燃煤电厂大规模掺烧生活淤泥的难题,实现淤泥基多源固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利用。“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横向项目)项目的认识,做横向项目要深入调研,凝练关键技术问题,双方密切合作,集中力量,迎难而上,敢于碰难题,敢于挑战难题。”李俊国说。

探索交叉学科 多方向多维度解决问题

3.jpg

签约仪式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校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促进新兴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领军人才的有效途径,对高校未来的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交叉学科是大势所趋。“南科大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非常扎实,在前沿交叉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李俊国说。

在南方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李俊国积极交叉新能源、农业等学科。“南科大创新创业学院致力于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培养、CTO培养、企业家培养、以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的工业研究平台建设,成为链接南科大与高科技企业之间的‘桥梁’。”在南科大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院士和山东省农科院原院长万书波院士的指导下,他带领和协调南方科技大学团队和农科院近十个团队联合攻关,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开发了新型功能性矿物缓控释肥和土壤调理剂,开展了50余季次大田实验,获得山东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贵州省专项课题支持。2025年,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承担了战略性矿产低阶煤提质制备高端特种燃料项目。“这段经历加深了我对交叉学科的认识,做交叉学科项目,要多学多听多请教,多方向多维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李俊国说。

共绘“山清水秀”蓝图,助力国家“双碳”行动

谈到青年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李俊国表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信息增长空前加速,,青年教师应具备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和敢于挑战新领域的关键能力,应具备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的顽强素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不断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能,青年教师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突击队,肩负着不断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我们要深入实地调研,发掘行业和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组建团队,凝练关键技术问题,逐步攻克难题,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李俊国说,作为青年教师和青年科研工作者,一方面要立德树人,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引导学生站在为人类安全、健康和福祉的基础上着眼于全面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未来;另一方面要肩负起时代使命,潜心研究,积极交叉新能源等学科,攻关生物质利用关键技术难题、盐碱地和沙漠治理难题,探索能源资源开发新模式,共绘“山清水秀”蓝图,为国家“双碳”行动助力。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