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共话导学”交流座谈会暨“明德导师学校”专题培训举行
2025年05月16日 综合新闻

5月15日下午,“良师益友·共话导学”交流座谈会暨“明德导师学校”专题培训在学习书坊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凌、相关部门负责人,青年导师、各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及学生心理成长中心教师代表等40余人参与座谈。座谈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叶飞主持。图1.jpg

张凌在致辞中表示,师生交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方式和内涵,需要密切联系实际,不断与时俱进。导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还要在思想引领、价值导向、道德示范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一流大学需以一流学风培育一流人才,南科学子展现出“博观、精思、笃实、拓新”的学风特质,构建良好导学关系应持续深化学风建设。

在导师经验谈环节,化学系郑智平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戴紫薇助理教授、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王建坤助理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贵新教授,分别分享了在育人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郑智平强调导师应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情感支持与学术指导,营造和谐奋进导学共同体,实现师生共赢;戴紫薇结合自身研究生培养经历,从“学生是导师的镜子”的角度出发,提出个性化指导策略,助力学生突破科研瓶颈;王建坤分享了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的案例,介绍了“学术共同体”理念下师生教学相长的经验;李贵新结合自身带教经历,提出应建立“学术严谨”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导学模式。

在“心理健康视角下的导学关系”环节,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杨再勇从导学关系的视角,剖析了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与对策,提出从心理、社会等多维度提供教育支持,建立导师、辅导员和咨询师三方协同赋能机制。

导学关系“显微镜”环节展示了前期问卷调研的大数据和聚焦点,与会导师围绕导学关系和学风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青松在总结中表示,教工部将持续完善导师培训体系,搭建更多导学沟通平台,推动形成“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育人生态,为培养创新人才厚植土壤。图片4.png

本次座谈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联合主办,聚焦新时代研究生培养中导学关系的优化与创新,通过经验分享、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推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通讯员:霍颖

编辑:曾昱雯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