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物理暑期学校(第一期)在我校举行
2025年07月02日 综合新闻

2025年6月24日至27日,大湾区物理暑期学校(第一期)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名师生线下参加活动,线上收看人数累计超过30000人次。

大湾区物理暑期学校(第一期)由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联合量子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Chinese Physics Letters、Quantum Frontiers协办。活动旨在通过系统报告、深度讨论与海报展示等形式,为暑期学校与会者提供丰富的合作与学习机会。活动采用线下授课及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以“笼目物理”(Kagome Physics)为主题,围绕几何阻挫、电子关联与拓扑相互作用的交叉前沿领域进行交流探讨。

课程现场.jpg

课程现场

本次暑校共安排了12位报告人,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笼目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贾爽教授带来了在笼目系统中新材料合成与表征方面的经验,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深入探讨了笼目反铁磁体中的量子自旋液体及分数磁化平台的理论和实验进展,复旦大学李世燕教授介绍了极端条件下笼目材料的物性表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世亮研究员分享了关于可能存在的狄拉克量子自旋液体的理论预测,西湖大学林效副教授讨论了笼目超导态中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输运证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涛教授展示了笼目超导体电荷密度波的核磁共振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王善才教授阐述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各种笼目结构的电子能带与拓扑性质,波士顿学院汪自强教授重点阐述了环路电流模型在笼目超导体中电荷密度波、旋子超导态和6e超导的诠释和预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恩克研究员分享了笼目半金属中外尔费米子相关的实验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闫亚军副研究员分享了运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揭示笼目晶格中的非传统电荷序,上海科技大学张广铭教授探讨了库伯对相位涨落对新型笼目超导态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侃教授分享了笼目自旋冰的研究进展。

暑校创新采用"随时提问-即时互动"交流机制,鼓励听众在报告过程中随时分享专业见解或提出研究困惑。在每场报告后的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关键科学问题充分探讨,为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搭建了思想碰撞的平台。

海报交流环节.JPG

海报交流环节

课程间隙,精心布置的海报墙成为最具活力的学术展区。超过20幅学生海报以“笼目物理”为主题,展示了涵盖输运实验、谱学实验及理论模拟等多个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师生们在轻松氛围中交流互鉴,专家现场点评指出了潜在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场景。

实验室参观.png

实验室参观

在理学院物理系PB1080“量子奇点与演生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为暑校学员系统讲解了笼目物理的基本原理。随后指导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设备,并重点演示了自主研发的扫描仪器核心部件。参观过程中,师生就仪器工作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了深入交流。

“优秀海报”颁奖仪式.png

“优秀海报”颁奖仪式

6月27日下午,暑校闭幕式暨“优秀海报”颁奖仪式在第三教学楼106教室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娇、中国科学院大学王都、大连理工大学赵博、南方科技大学阎萧宇和华南师范大学黄俊康五名同学的作品被评为本次暑期课程的“优秀海报”。

供稿:物理系

通讯员:许馨文

编辑:任奕霏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