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之际,南方科技大学树礼书院党总支开展“重走长征路”思政实践课程,前往甘肃会宁进行徒步活动。
实践活动历时五天四夜,师生们实地踏访革命遗迹,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徒步四十余公里,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振兴及革命老区发展主题调研。在行走中,师生们深刻感悟长征精神,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春血脉。
师生共同前往甘肃省的迭部、哈达铺、腊子口以及会宁地区。在迭部县,队员们参访了俄界会议旧址以及俄界红军长征纪念馆。在古老的藏族村落中,师生们在毛泽东办公的桌椅、周恩来使用过的担架等革命文物前驻足,更加深刻地了解革命先辈在关键时刻所作出的战略决策。随后,师生们前往腊子口战役遗址和哈达铺,参访了哈达铺纪念馆和红军街。
师生们成功克服了高原反应和体能的极限挑战。他们沿着毛主席当年长征的路线,跨过波涛汹涌的白龙江,沿着崎岖的野山路持续攀登。历经16公里的艰难跋涉,耗时超过10小时,垂直爬升1000米,他们终于成功穿越了海拔3200米的压浪尼巴山垭口,深刻领悟了“不畏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真谛。
最终,师生们抵达会宁,参访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并聆听馆长讲授的党课。纪念馆通过展示众多实物、照片和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长征途中作出的英明决策、经历的重要战役和重大事件,真实反映了长征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的丰硕成果。
团队成员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并进行了结课汇报。
课程举行期间,队员们还来到了甘肃的龙头企业——“长征药业”进行参访座谈。
在会宁会师广场,师生们庄重地举行了结营仪式。他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默哀。
树礼书院党总支书记刘萍在总结讲话中回顾了六年来持续开展的“重走长征路”思政实践活动,强调团结协作与顽强奋斗的精神应当转化为实际行动。
南方科技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树礼书院学术副院长洪伟表示,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加坚定了信念,增强了爱国情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滕明政表示,年轻人应始终坚守进步的人生方向,不放弃理想。同时,不应局限于已有认知,而应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努力的方向,逐步实现人生目标。
徒步队员陶勇衡同学表示,他们一步步走过碎石,直至垭口的风轻拂脸颊,这场属于他们的“长征”告一段落。“站在山顶远眺时,我豁然开朗:长征从未有过坦途,成长总在咬牙坚持的瞬间。”
本次实践活动受到甘肃省电视台、兰州市电视台和《兰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南方科技大学树礼书院开设“重走长征路”书院特色思政实践课,课程认证思政实践学分。自2019年起,先后开展“于都集结出发”“遵义激战娄山关”“桂林血战湘江”“夹金山翻雪山”“若尔盖过草地”“会宁胜利会师”6次长征路线徒步,参与人数超320人,总路程达410公里。该课程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荣获广东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专项)立项、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广东省原创文化精品展示活动一等奖、广东省高校党建课题结题一项、深圳市首届政治课改革创新系列优秀成果暨思政“金课”等。
供稿:树礼书院
通讯员:周南
编辑:曾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