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CCTV-13)《年中经济观察》栏目刊播《校企联合,打通产学研“最后一米”》报道,对我校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了重点报道。
报道提到,许多企业和高校就隔着一条马路,实验室的新想法转眼就能拿到工厂试验,学生的小发明直接对接产业的真需求。这种“门对门”的产学研融合,正是“机器人谷”里创新不停歇的另一个密码。
在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学院22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洪锦奕接受采访时正准备为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寻找升级配件,以备战下个月在深圳举行的机甲大赛,“如果出现没有零件,我们校园门口就会有很多企业,可以找他们。这些企业也很愿意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像采购或者一些代码咨询,甚至是加工”。
报道指出,这种校内基础支撑、校外资源协同的模式,正式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记者看到,学校的机器人测试场里,是学生们自研出来的机器人。
报道指出,这些新点子新发明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瞄准了眼下产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的需求像订单一样送到校园,高效的研发就有了精准的方向。南方科技大学ARTINX机器人战队指导老师、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学院副教授陈亮名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课程的设置,包括项目的设置,很多是来源于产业,这样就能很好地做到产学研的转化”。大疆RoboMaster高级运营总监杨明辉表示,“大赛的比赛规则会基于产业的最前沿的需求做一些微调,倒逼学生要掌握机器视觉、自动算法,掌握相应的产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