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我校在会议中心召开2025年秋季战略规划发展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姜虹、校长薛其坤等校领导,院士代表,相关院系单位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附属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三三五方略,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坚决打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攻坚战,奋力开创“十五五”发展新局面,为2035年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薛其坤作题为《矢志不渝,与祖国同行,深化改革创新,奋力构建南科大“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主题报告。他立足当前国内外形势,结合南科大十五年办学实践,围绕学校“十五五”规划及未来发展作系统分析与展望。他指出,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新中国成立76周年、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也是南科大迈向“第一步”目标的关键之年。承前启后的“十五五”,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攻坚阶段,也必然是南科大发展征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转段期”。站在“十四五”高起点上,“十五五”将成为南科大迈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五年。
围绕“十五年办学情况”,薛其坤从大学文化与办学理念、校园建设、财政支持、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国际声誉和学科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与剖析思考。他指出,南科大已基本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在迈向“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节点,学校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为重要牵引,聚焦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新一轮“双一流”布局等重大议题深化研讨,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奋进力量,为学校全面迈向发展“第二步”筑牢坚实根基。
围绕“‘十五五’规划和未来发展思考”,薛其坤强调,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出践行使命、追求卓越的规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全员参与。他从“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招生及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及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资源支撑、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要求。薛其坤强调,南科大因改革而生,唯有继续改革创新才能走向更强。未来,南科大将继续探索革新育人范式,以“明德求是、日新自强”校训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三三五方略,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坚决打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攻坚战,奋力开创“十五五”发展新局面,为2035年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不可替代的南科力量。
副校长兼教务长方红卫作《系统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报告。他从“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机制改善和水平提升回顾”“全球影响力新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南方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特色与AI赋能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培养新时代“创知、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要通过建设半导体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SUSTech-STAR智能教育平台,积极探索多智能体协同育人体系,打造AI时代高等教育新范式。
杨学明院士作题为《锚定教育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谋定“十五五”科研发展规划》报告。他分享了学校在“十四五”阶段的科研成就,提出了南科大科研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以及“十五五”科研规划的重要举措。他表示,南科大最大的发展机遇在于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以及教育强国建设,学校发展需紧密贴合国家需求,精心规划科研布局,聚焦重大科学难题与关键技术,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推进高端科学仪器技术转移转化,以更高水平的科技发展服务国家教育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副校长金李作《在全球合作时代发挥引领作用——关于下一个十年的国际战略思考》报告。他分享了南科大国际化办学的演进脉络、国际化特色及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下一阶段的国际化战略实施路径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优化治理机制,强化跨部门协作,提升外事水平;提升教育水准,优化人才培养的“在地国际化水平”,夯实国际化内核;打造“留学深圳”品牌,拓宽多元招生渠道,培养“一带一路”友好交流使者;打造学术枢纽,拓展多元化国际研究网络,提升全球学术辐射力;进一步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积极推动南科大国际化办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校党委副书记张凌作题为《价值—共识—模式 以学风建设助力南科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报告。他指出,“十五五”战略转段期对南科大实现学风系统构建与范式升级至关重要,深入思考“为何而学”、解决“如何促学”、引领“何以学新”意义重大。学风不仅仅是精神文化旗帜,更是具体办学举措的出发点和抓手。要通过构建“价值-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范式,建立“教学、管理、服务”三维联动的学风治理机制,打造适应AI时代的学术诚信体系和学习创新平台,深化“科教融合、产教协同”的学风实践模式,逐步构建“形神兼备、协同有力”的学风育人格局。
在分组讨论环节,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作报告。
理学院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及平台的作用,努力解决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工学院院长陈明伟表示,人工智能是南方科技大学这样一个新兴大学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议学校在短时间内集中资源,把校内AI打通。未来工学院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为支撑和核心的学科建设,强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引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明杰院士表示,学院将发展特色化方向,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同时,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打造学术与行政体系间互相协同、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
医学院院长王松灵院士表示,医学院将努力打造医学体系与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将医学体系和数智化医疗体系建设落到实处。优化改革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指标,完成跨学科协调、探寻南科大特色医学生态。
在集中研讨环节,来自院系、行政部门、附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围绕主题报告及各自工作领域相关内容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聚焦学生培养模式、如何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如何适配及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优化学科设计及未来治理模式等展开讨论,气氛热烈。
姜虹作总结讲话。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次会议是在新一轮“双一流”冲刺阶段以及“十四五”的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间点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既是对学校十五年发展的系统复盘,更是对未来五年战略方向的深入研讨,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姜虹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把握好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高水平、高标准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关心、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三是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实现文理融通、学科融通、产教融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动力保障。四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改善工作作风,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姜虹还对“双一流”建设、“十五五”规划制定等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
姜虹表示,学校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的明天在召唤着每个南科人。南科大的创立是为了破局,南科大的存在是为了示范。我们如何能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持续保障这种示范,需要大家付出共同的努力。希望每一位南科人都能以奋斗之姿,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诗篇。
采写:宣传与公共关系部
摄影:张晓燕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