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南科大师生反响热烈
2025年09月03日 综合新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南方科技大学共设置1个主会场和20个分会场,积极组织师生收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及庄严的阅兵式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微信图片_20250903190710_32_5.jpg

微信图片_20250903203014_40_5.jpg

图片2.jpg图片3.jpg图片4.jpg

在主会场,校党委书记姜虹及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师生共同收看大会直播,并在阅兵结束后第一时间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在大会现场,我校校长薛其坤院士、金李副校长、王松灵院士和青年教师竺淑佳、陈卓昱等多位南科大教师受邀现场观礼,这是属于南科大的光荣,也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科技报国的信心和决心。

姜虹表示,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见证了彰显大国气派的阅兵盛典,对全体师生而言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南科大肩负着为国家培育英才、为民族复兴贡献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万众一心的结果。南科大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全体师生要将今日之所看、所思、所感转化为明日的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为把南科大建设成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南科力量。

薛其坤表示,作为科学家代表,我在现场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心潮澎湃,倍感振奋。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对英烈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对未来的宣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的力量,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南科大人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以“明德求是、日新自强”校训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三三五”方略,坚决打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攻坚战,奋力开创“十五五”发展新局面,为2035年建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不可替代的南科力量。

副校长金李表示,我们缅怀先烈的不朽功勋,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才能独立,经济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安宁。今天,我们在纪念与追忆的同时,更要把这种伟大的精神转化为奋进的力量。强国之路,唯有教育筑基、科技领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应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子,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工学院院长陈明伟以自身海外经历为切入点,谈到两点深切感受:一是为国家富强倍感自豪,南科大如今优越的科研条件与稳定的科研环境,为科研工作者取得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必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以史为鉴、接续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文斌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坚韧不拔的前行动力。这次盛会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更多有情怀、有担当、有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表示,崭新装备与磅礴气势背后,是国家实力的飞速跃升。先辈以热血换来和平,我们理当以科技守护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我将继续与团队深耕储能领域,攻克新能源技术难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尽一份力。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这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的应有担当。

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南科大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孔贺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深刻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源头是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等重要论述。要化思想为行动,潜心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为国家发展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竺淑佳教授表示,这场阅兵不仅展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飞跃,更向我们科技工作者发出了时代的召唤,让我更加坚定了“科技强则军强,科技兴则国兴”的信念。我们应当争分夺秒,积极投身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的攻关,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需求,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国民健康、支撑强国建设的坚实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使命与担当。

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陈卓昱表示,作为年轻教师,能受邀来参加阅兵观礼,是莫大的荣耀。中国曲折而伟大的强军之路,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一骑绝尘,扬眉吐气,让全世界震撼。这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中,不畏险阻,勇攀高峰,在科研道路上为国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工作部辅导员、国防教育工作者陈子廷表示,他经历了“从营门到校门,从训练场到讲台,从持枪到执笔”的过程,对“军人天职”与“家国情怀”深有感触,要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军育兵的使命,既要引导学生追求科学真理,更要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种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树礼书院本科生、退伍士兵符倚铜表示,作为一名退伍士兵及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深深感受到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明确使命担当,踏实走好每一步路。观看这次盛大的阅兵仪式,在自豪之余,我更希望努力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安定贡献力量。

树礼书院2025级本科新生史绍默表示,将牢记“国之大者”,勇担“强国有我”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以“科技报国”为人生追求,将“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融入血脉,以青春之力担时代之责、强国之干。

商学院2024级研究生陈子宁表示,未来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学习科研中,以攻克难题的韧劲、创新突破的勇气勇担时代重任,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知识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计算机系2025级研究生何文孝表示,屏幕上整齐划一的方阵和尖端精良的装备,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国家从百年屈辱走向伟大复兴的生动缩影。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感今日的和平与安宁来之不易。这盛世强军的背后,是无数先辈的牺牲与奋斗。这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更应铭记历史、发奋图强,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尊严。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