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姜虹书记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和教师座谈
2025年09月04日 综合新闻

9月2日,新学期伊始,校党委书记姜虹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和思政课教师座谈,并进行集体备课。校党委副书记张凌、党委组织统战部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座谈。

图片1.png

会议现场

会上,与会人员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文斌表示,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学校发展大局做好“十五五”规划,着力聚焦学科特色凝练、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建设、思政教育创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等重点工作,以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谭建伟表示,他将牢记职责使命,在党务实践中增强综合工作能力,深入推进学院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强化政治思想、组织建设、作风纪律等方面,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创新发展。

袁海军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阐述理工科新型研究型大学思政教师的教学创新应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以铸魂育人为根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教学,依托虚拟仿真展示国家建设成就,以科学家精神和重大科研成就深化学生思政教育;二是以全球视野为坐标,推动理工与思政深度融合,引导学生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三是以有为为目标,打磨有深度、温度与锐度的精品课堂,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王春英认为,思政课建设需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统一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教材体系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把控方向、明晰路径。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助微案例融入思政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成效;二是助力学科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将个人发展融入学院规划,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高玉林探讨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的思考:一是继承传统,充分借鉴一流高校及省市马院建设的先进经验;二是建章立制。着力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匹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度体系;三是完善能力。立足校情实际,遵循马院发展规律,持续优化学院制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四是注重改革创新。将守正创新与先行先试相结合,以“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制度治理创新路径。

孙志凤分享了将马克思主义的“两论三观”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思考,提出将心理学科理论机制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思想教育引导作用。既要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机注入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导向系统,健全志向人格。

兰美荣提出思政课要注重内涵式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切实融入学生群体。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政课教学规律。同时,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局,为学院建设贡献最大力量。

张凌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契机。学院领导班子要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学院教职工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在推进学科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统筹做好“大思政”整体布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品牌。

图片2.png

姜虹讲话

姜虹在认真听取发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障。围绕学院建设发展,她提出四点具体要求:一是切实做好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二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做好“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发展平台;三是着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升整体科研教学水平;四是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奋进、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凝聚推动学院发展合力。

姜虹强调,思政课教师应构建易与学生沟通的话语体系,既要将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做深做透,又要紧扣时代课题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切实增强课程育人实效。她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智库研究平台,推动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秉持“开门办院”理念,以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各学院及社会各界的协同交流。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