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丨研究生校友代表申明奎: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2025年09月05日 综合新闻

申明奎.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2023届博士校友申明奎,目前就职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担任脊柱微外科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非常荣幸能在这个庄严而温暖的时刻,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里,与各位师长一起欢迎2025级新同学加入南科大家庭。

回首当年,我也和各位一样,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南科大的校园。博士生涯,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一段时光。在这里,我遇到了严谨而宽厚的老师们,遇到了并肩作战的实验室伙伴,更遇到了那个不断突破自我、在科研道路上从迷茫到坚定的自己。作为你们的师兄,我想在这里分享两点经验。

第一,韧性可守青春航向。在我博士生涯的前三年时间,我没有发表一篇学术论文,面对身边优秀同学的压力,我也曾自我怀疑、焦虑和彷徨。但正是在那样的低谷中,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一课:科研不只是为了产出成果,更是为了培养一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心性。我的导师经常对我说:“做科研和做医生本质是相通的,都要有耐心、要有韧性,更要有从困境中寻找光的勇气。”这句话,在我日后从事医疗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回响。如今,我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每天面对的是患者的病痛与期待,是手术中的精准与风险,是科室发展与科研创新的双重压力。但正是博士阶段那段“苦行僧”般的训练,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轻易退缩,在不确定性中依然保持清醒与坚定。

第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最近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博士生庞众望。他虽然在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却凭借惊人的意志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一步步从废品堆走到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他的故事之所以打动这么多人,不仅是因为他成绩的优秀,更是因为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从容与热爱。其实,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虽然远不及“庞众望”的经历,但每一个在实验室熬过的夜、每一次失败的实验、每一篇被拒的论文,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之旅”。学术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真正让我们成长的,恰恰是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南科大校训“明德求是、日新自强”这八个字,不仅镌刻在校训石上,更应熔铸在我们南科人的精神中。“求是”是科研的态度,“日新”是创新的要求,“自强”更是一种不依赖外界评价、回归初心的内在动力。

毕业之后,我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加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尽管身份从科研人转变为临床医生,但我始终没有忘记南科大医学院要培养的“医生科学家”,既是临床实践的践行者,也是科研问题的探索者。工作两年多来,我牵头申报并成功立项了我们医院首个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资助金额达百万元。这份成绩,离不开在南科大的那些教会我严谨、逻辑与坚持的时光。

学弟学妹们,你们即将在南科大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也许你会遇到课题推进缓慢的时刻,也许会经历数据不理想的沮丧,甚至偶尔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科研工作。但请相信,真正的高光时刻并不在于你发表了多少文章,而在于你在这个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是不是更坚韧了?是不是更包容了?是不是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永葆热爱、永葆好奇,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意味着在每一个平凡甚至艰难的日子里,依然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你们在南科大将要经历的一切,无论酸甜苦辣,也都将成为你们未来宝贵的财富。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我的母校南方科技大学,也感谢所有在我求学路上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衷心祝愿2025级的新同学们能在南科大这片自由而肥沃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走出属于你们的广阔人生。

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