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艺术家吕军做客博观沙龙第1期 畅谈公共雕塑与大学精神
2025年09月11日 综合新闻

2025年9月1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博观沙龙第1期在树礼书院活动室举行。著名雕塑艺术家、树礼书院社会导师吕军带来题为“公共雕塑与大学精神”的雕塑艺术分享会。校党委副书记张凌,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活动。微信图片_20250911215127_33_20.jpg

吕军,亚洲现代雕塑家(中国)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雕塑家。代表作《Baby》系列、《绽放》系列、《井冈红旗》等,其中2007年创作的《井冈红旗》,2008 年深圳市大型水景装置《绽放1》都曾荣获全国城市雕塑荣誉大奖。吕军曾向南方科技大学捐赠《井冈红旗》雕塑模型原稿。

张凌在致辞中对吕军为南科大师生带来雕塑艺术盛宴表示感谢,并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要在大学里展开科学与艺术的对话,让二者互相激活、彼此促进。二是始终保持大学精神与公共艺术的融合,将“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校训精神融入校园文化的血脉之中。大学精神与公共艺术有共通之处,南科大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要始终保持包容、开放、前沿,以此彰显大学的独特气质。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一堂艺术课,更是一堂融汇思想和美育的艺术思政课。希望同学们能从中获得启迪,深化对科学和艺术的热爱,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绽放光芒。微信图片_20250911215122_32_20.jpg微信图片_20250911215139_35_20.jpg

在对谈环节,吕军、张凌一同与在场师生互动,共同探索各地雕塑与文化之间关系,探讨大学精神的定义。吕军围绕“缘起·共鸣——艺术的回响与叩问”“典范·启示——全球大学的艺术对话”“实践·体悟——从南科大到井冈山,溯本求源”三个主题进行分享。他介绍了自己的代表作《井岗红旗》《绽放1》等,回顾了创作及采风的过程,并详细讲解了全球各地高校中艺术作品与学校精神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公共艺术通过“可视化”和“物化”表达,承载与彰显了大学精神。它是凝固的教科书和无声的教授,能够营造独特的“场域精神”,激发对话与批判,连接历史与未来,体现传承与创新。他希望在场师生能一同思考南科大与公共艺术间的对话,让公共艺术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一部分。微信图片_20250911215135_34_20.jpg

此外,“南方科技大学15周年公共艺术创意工作坊”正式成立。在15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携手艺术家共同开设公共艺术创意工作坊,招募校内师生一同参与校庆艺术作品创作。f0958d628a1058083ce091b0ba2b6c8d.jpeg

“博观沙龙”是南科大文博中心继“博观讲堂”后推出的全新的文化活动品牌。博观沙龙秉持“小范围、高质量、深碰撞”的理念,邀请科学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以对谈为主要形式,在思想的激荡中为师生打开视野、启迪智慧。


采写:曾昱雯

摄影:王璇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 >>
FOLLOW US @SOCIAL MEDIA
关注社交媒体上的我们
  • 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微信

  • 南方科技大学视频号

  • 南方科技大学抖音号

  • 南方科技大学快手号

  • 南方科技大学头条号

  •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