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南科青年教师,正活跃在教书育人大讲台、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社会第一线中,在火热实践中绽放出青春绚丽之花。近期,官网推出“南科人·好YOUNG老师”系列报道,通过对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深入报道,展示南科教师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上的奋发作为,进一步凝练“南科人”精神内涵,为“双一流”建设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物理学实验室到图书馆的静谧空间,从研究光电技术到“授之以渔”的知识传递——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张依兮的职业生涯轨迹,看似跨界,却始终是一名知识河流的“摆渡人”。从2015年加入南科大以来,她不仅亲历了这座年轻大学图书馆的飞速成长,更以专业的学科背景和创新的服务精神,将知识的种子埋藏在无数南科学子心中,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以专业服务点亮知识导航
从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硕士毕业后,张依兮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2015年,南科大图书馆正招聘具有物理学背景的学科馆员,怀着对图书馆的向往,张依兮来到了南科大。
“我自己学生时代对图书馆的认知比较基础,主要是借书、自习。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很多深度服务,作为学生时并没有体验过,甚至不知道其存在。”来南科大应聘时,她特意查了学科馆员的工作性质,才了解了图书馆还有许多丰富的工作内容。例如数据库的采购、管理、参考咨询、培训、科研影响力评价、ESI学科发展追踪等,这些都是师生平时开展学术工作的重要支撑。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需要与院系老师、秘书密切联络,提供学科服务。”来到南科大图书馆后,她从事物理系、力学与航空航天系、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等院系的学科服务工作,负责该学科专业图书采选、学科知识导航制作以及院系联络工作。从学科服务出发,她更参与了图书馆的不少创新工作。
其中,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是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与其他高校馆相比,南科大图书馆与院系老师的合作更为密切。
受院系老师邀请,张依兮与同事们在多个院系的专业课里探索嵌入式教学,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法。例如机械系的研究生课程《科学研究方法》中,由于研究生已有一定的数据库使用经验,因此讲授内容侧重于定题检索、文献调研技巧、关键数据库、相关工具利用等,旨在让他们建立文献资源利用的全局观。
而与人文中心合作的人文通识必修课《写作与交流》,学生大多是大一新生,缺乏数据库使用经验,且选题也比较发散,多为年轻人关心的人文社科话题。因此培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转换思维,通过检索将日常语汇转换成学术性的表达和选题,培养学术检索意识,学习筛选文献的方法。在课程中,同学们要在培训后完成检索练习单。根据自身选题模仿案例进行检索,列出核心文献清单及阅读摘要等,馆员们则在第二周进入课堂,听取部分小组的汇报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这些创新做法也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023年3月,她受邀参与中文通识写作课程虚拟教研室(筹)及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举办的“云上教研”活动,并与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筹备7节文献检索公开课,供多所高校线上观摩。同年9月,其教学案例荣获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讨会”优秀案例二等奖。
深耕信息素养培训成为“宝藏”课程
“真的很庆幸自己能够发现图书馆的这个‘宝藏培训’,如果学弟学妹看到真的可以去尝试一下图书馆的信息素养培训,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如果你面对一个课题不知道从何下手,苦恼于撰写论文时的语言表达或图片绘制,或者单纯想提升自己的文献检索、管理能力,那就去图书馆的‘信息素养系列讲座’找找看吧,绝对让你相见恨晚。”在今年毕业季,南科大图书馆发起的学生征文中,许多同学记录下了与图书馆之间的情缘,“信息素养培训”作为图书馆的“宝藏”功能成为其中的高频词。
信息素养讲座正是张依兮付出自己大量的时间精力的一项工作。自2017年起,她个人累计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超过150场,参与师生逾万人次,主讲的 “EndNote快速入门”“学位论文Word高效排版”等专题培训深受欢迎。
张依兮介绍,馆里对培训工作的要求不低:绝不能照念PPT,不能讲空话,必须注重实操和演示,要让学生能跟着操作,听完就能用。“我记得我2017年第一次去机械系做嵌入式培训前,就进行了两次试讲,第一次讲是馆长和全体馆员听,每个人提意见,修改后再小范围试讲一次,通过后才能正式去讲。”这个高标准一直延续至今。“每次培训后及时总结和复盘,重视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张依兮介绍,团队内部会不定期开展培训复盘和学习交流会,培训主题也根据学生需求推陈出新,近年推出了“科研绘图”“AI学术工具”等主题的培训。
张依兮所开设的培训常获学生好评,录制的部分培训视频也多次由学生转发至社交平台,吸引了许多校外的同学观看,评论区一片好评:“讲得太好了”“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不愧是南方科技大学,教学这么细致,新生看这个真的大有裨益”,这都是张依兮他们录制视频之初没想到的。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软科的大学生满意度排名中,南科大在图书资料满意度方面已连续数年全国高校第一。“工作多年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性和馆员的专业程度,远超我入职前的想象。远不止借还书,我们提供了非常专业的服务。”
在张依兮看来,正是图书馆团队的不断努力,让图书馆赢得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在工作开展中,我们时常会收到老师、同学和院系秘书的感谢信。这令我们非常感动,这种馆员与读者的双向奔赴,也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饱含热情,不断追求高品质高效率地满足读者需求!”
每年毕业季,不少毕业生都会来到图书馆与馆员们合影留念
她分享了几封近期来自师生的感谢信,从“论文收录引用证明”“读者荐购”到“教学支持”“科研帮扶”,出自图书馆不同的服务:“你们的辛勤付出不仅为我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使我能够更加从容地推进奖项申请工作,更让我深刻感受到图书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精神。”“这份电子版教材正是本学期授课急需的,这个版本非常清晰,完全满足了我的教学需求,帮了我大忙!”“这份报告非常有价值,是惠州学院建校以来第一个科研产出和学科分析报告,感谢图书馆的专业分析。”
相比传统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和空间布局,走进南科大的几座图书馆,会更有耳目一新之感。空间布局并非传统的密集书架,而是有很多错落有致的区域。她还介绍,一丹馆和涵泳馆建设时,从设计图纸到家具进场,从馆长到馆员都是全程深度参与,从师生的使用体验出发去设计整个空间;很多高校图书馆是将中文书和外文书分开排架,而南科大馆由于外文书很多,且为了便利读者,是按学科主题,将同一类的中文图书和外文图书混合排架,也领一时风气之先。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也是张依兮与同事们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我们日复一日地与书籍为伴,有时会觉得这只是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是看到一届届的莘莘学子在图书馆里得到了精神的慰藉和滋养,这让这份普通的工作多了更多的希望和情怀。这也正是图书馆乃至大学里工作最重要的意义。”
采写:韩文嘉
主图:丘妍